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歌的三種境界。即物境、情境與意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如:「國境」、「邊境」。
地方、場合。如:「環境清幽」、「人間仙境」。
遭遇的情況。如:「順境」、「處境」、「家境清寒」、「漸入佳境」。
進展的程度。如:「學無止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著作 著述甚豐,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流沙墜簡》等62種。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玉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教的三境之一。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皆天帝元始天尊所居。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賦〉:「迎九玄於金闕,謁三素于玉清。」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道教三洞宗元》:「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