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6.04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時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中觀和瑜伽行派依自宗的見解,判釋佛陀教法分為三階段。中觀派的三時教是:初說小乘教,第二時說大乘唯識道理,第三時說心境俱空。瑜伽行派的三時教是:初時教說四阿含,第二時教說諸法皆空,第三時說唯識教。《原人論》:「故天竺戒賢、智光二論師,各立三時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偶爾。如:「時好時壞」。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三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夏、秋三季農作之時。《左傳.桓公六年》:「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願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則播植不愆矣。」
2.印度一年分成寒、熱、雨三個季節。《大唐西域記》卷二:「如來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