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料想不到。《孤本元明雜劇.打覬鏄.第四折》:「不匡還出不了你的手,多時不見。借酒來,我與兄弟敬一杯。」《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許宣自開店來,不匡買賣一日興一日,普得厚利。」也作「不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改正、扶正。如:「匡正」、「匡謬」。《左傳.襄公十四年》:「過則匡之。」《史記.卷六二.管晏傳》:「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2.救濟。如:「匡救」。《左傳.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災患。」《管子.五輔》:「養長老,……弔禍喪,此謂匡其急。」
3.輔佐、幫助。《漢書.卷八.宣帝紀》:「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上匡天子,則為桓文。」
4.料想。《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你是個做經紀本分人兒,那匡你會溫存,能軟款,知心知意。」《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方氏大怒道:『你就匡我養不出,生起外心來了!』」
1.眼眶。通「眶」。《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於是氣怨結而不揚,涕滿匡而橫流。」
2.姓。如漢代有匡衡,清代有匡輔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參差不齊的樣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荀子.君道》:「天下之變,境內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
劻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迫不安的樣子。唐.韓愈〈劉統軍碑〉:「蔡卒幸喪,圍我許郛。新師不牢,劻勷將逋。」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樂天無怨歎,倚命不匡勷。」
天人路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上和人間無路相通。比喻生離死別,無法相會。《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不匡劉尚書被人誣陷,家小配入掖庭,從此天人路隔,永無相會之日了。」
墨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五刑之一。指在罪輕者前額刺字,並染上墨色顏料。《書經.伊訓》:「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訓于蒙土。」漢.孔安國.傳:「臣不正君,服墨刑,鑿其額,涅以墨。」
訓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剛入學的人或幼童。語本《書經.伊訓》:「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訓于蒙士。」唐.孔穎達.正義:「蒙,謂蒙稚卑小之稱。」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