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8.49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強調假設狀況中的因果關係的連接詞。即表示若有其因,便應有其果。如:「如果你來得快,事情不就成了!」、「這話要被他傳出去,不就完了?」
2.不擔任、不接受。如:「他老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高不成,低不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水準的做不成,低水準的則看不上。比喻不合適而難有成就。《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高不成,低不就,揀擇了多少子弟,沒個中意的。」也作「高不湊,低不就」、「高不輳,低不就」。
高不輳,低不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適合而難有成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有女婿人物好,學問高的,家事又或者淡薄些。有人家資財多,門戶高的,女婿又或者愚蠢些。所以高不輳,低不就。」也作「高不成,低不就」、「高不湊,低不就」。
高不湊,低不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合適而難有成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有憐他的,要薦他坐館教學,又有誠實人家嫌他是個雜板令,高不湊,低不就。」也作「高不成,低不就」、「高不輳,低不就」。
功不成,名不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管功業或名利,都未有任何成就。比喻一無所成。《綴白裘.卷四.漁家樂》:「我簡人同只為守著這幾本破書,幾年上,弄得功不成,名不就,上無片瓦,下無立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成功、完成。如:「造就人才」、「功成名就」。唐.魏徵〈述懷〉詩:「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葛洪《神仙傳》(據《初學記.卷六.地部.海》引)麻姑1>謂王方平2>曰:「自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向3>到蓬萊,水乃淺於往者略半也,豈復將為陵陸乎!」方平乃曰:「東海行,復揚塵耳。」 〔注解〕 (1) 麻姑︰傳說中的仙女。姓黎字瓊仙,建昌(今江西省奉新縣西)人,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宋徽宗政和中,封為真人。 (2) 王方平:王遠,字方平,東漢東海湖(今江蘇省灌雲縣)人,生卒年不詳。官至中散大夫,後棄官入山習道。桓帝時徵召不就,郡國強載至京師,閉口不言,題字於宮門,所寫的都是方外之事,削去復現。後放還鄉,居太守陳耽家。相傳一夕之間蟬蛻而去。 (3) 向:剛才。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晉書.卷八二.王長文列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從此以後,百姓只要依法納稅,就可以足不進官府,眼不見那些苛擾的小吏了。每天安居樂業,悠閒地生活,這不就是理想的社會嗎?范景文文中就用到了「陽奉陰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