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4.82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湊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方便。《水滸後傳》第二四回:「三百兩銀子也是小事,只是一時不湊手。上下也同是本京人,略放些情面。」
2.忙不過來。如:「你要是不湊手就喊一聲,我馬上過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聚攏。如:「湊數」、「湊錢」、「湊合」、「志趣相同的人總是比較容易湊在一起。」
參與。如:「湊一腳」、「湊熱鬧」。
靠近、挨近。如:「湊上去」、「湊前一步」、「湊近一瞧,原來是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的兩臂。如:「雙手」、「手臂」。
手掌。如:「手相」、「手心」。
做事的人。如:「助手」、「人手不足」。
稱技藝專精的人。如:「高手」、「好手」、「鼓手」、「國手」。
小巧而易於攜帶的。如:「手冊」、「手帕」、「手電筒」。
親自。如:「手刃」、「手書」。
人工的。如:「手排」、「手工」。
處理事情的方法。如:「心狠手辣」、「眼高手低」。
拿著。如:「人手一冊」。
量詞。用於計算技能、本領的單位。如:「露兩手」。
湊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頭方便。元.鄭廷玉《金鳳釵》第四折:「邦云:『就與了我罷。』銀匠云:『鈔不湊手。』」《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陳四老爺一時銀子不湊手,就托他情願對扣借一百兩銀子還他。」
紙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字據、借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七.鷰子賦》:「今日之下,(乞與)些些方便,還有紙筆當直,莫言空手冷面。」《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陳四老爺一時銀子不湊手,就託他情願對扣借一百銀子還他,限兩個月拿二百銀子取回紙筆。」
對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分之一的折扣。《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陳四老爺一時銀子不湊手,就託他情願對扣借一百銀子還他,限兩個月拿二百銀子取回紙筆,也是一宗極穩的道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