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6.27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琅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搖蛇皮鼓的聲音。也作「不朗朗」、「琅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琅琅:A>金屬或玉石相碰的聲音。B>清脆響亮的讀書聲。如:「琅琅上口」。
琳琅:美玉,可用來比喻珍美的東西。如:「琳琅滿目」。
琅璫:刑具。指拘繫犯人的鐵鎖、鐵鍊。如:「琅璫入獄」。
琅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金石相擊的聲音。《晉書.卷九二.庾闡傳》:「質清浮磬,聲若孤桐,琅琅其璞,巖巖其峰。」(2)形容清朗的讀書聲。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銓誦聲琅琅然,與藥鼎沸聲相亂。」清.嚴復〈甲辰出都呈同里諸公〉詩:「孤山處士音琅琅,皂袍演說常登堂。」(3)形容蛇皮鼓的聲音。元.湯式〈風入松.題貨郎擔兒〉曲:「數聲何處蛇皮鼓,琅琅過金水橋東。」也作「不琅琅」、「不朗朗」。
不朗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搖蛇皮鼓的聲音。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猛聽得早眉舒,那裡這等不朗朗搖動蛇皮鼓。」也作「不琅琅」、「琅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