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87.89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和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流行於華北地區,尤以北平為最。此節日乃由唐德宗下詔成立。相傳每年農曆二月初一為太陽真君的生辰,民間習於是日相互贈送百穀、瓜果,並以「太陽鳩糕」祀日,祈求農作物豐收。見《新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莖上分段長葉的部位。如:「竹節」、「松節」、「盤根錯節」。
動物骨頭相連接的部分。如:「骨節」、「關節」。
詞語的單位或文章的段落。如:「章節」、「多音節」、「單音節」、「第一章第二節」。
音樂的拍子。如:「節拍」、「節奏」、「音節」。
時令的區分。如:「節令」、「季節」、「二十四節氣」。
民俗或國定的紀念日。如:「節慶」、「春節」、「中秋節」、「雙十節」、「兒童節」、「逢年過節」。
儀式、規矩。如:「禮節」、「不修小節」、「繁文縟節」。
減少、省略。如:「節錄」、「節制」、「節食」、「節省」、「節約」、「開源節流」。
事情的經過情形。如:「情節」、「細節」。
操守、品行。如:「節操」、「志節」、「高風亮節」。
量詞:A>用於計算時間分段的單位。如:「今天上了三節課。」B>用於計算車廂數目的單位。如:「這列火車共有十二節車廂。」C>用於計算文章或樂曲段落的單位。如:「本文共分三節。」、「國歌共有二十一小節。」
中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儒家以中正平和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養。後亦泛指平衡穩定、不受干擾的狀態。《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荀子.致士》:「然後中和察斷以輔之,政之隆也。」
2.中和反應的簡稱。參見「中和反應」條。
3.地名。隸屬新北市中和區,北側緊臨板橋區,南接土城、新店,東界永和區。以舊時的中坑、漳和二莊而得名。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與永和同時升格為縣轄市,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改制為中和區。在建設上,一度落後永和甚多,自華中橋通車後,發展迅速,已能與永和並駕齊驅,臺北捷運中和線通車後,更加速了繁榮。境內名勝古蹟首推圓通寺。
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和之氣。唐.白居易〈中和節頌〉:「和維大和,中維大中。以暢中氣,以播和風。」唐.皎然〈答鄭方回〉詩:「高秋日月清,中氣天地正。」
曲江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時春榜進士與朝廷官員,常於長安東南的曲江亭舉行慶宴,稱為「曲江宴」。《舊唐書.卷十三.德宗本紀》:「二月戊辰朔,百僚會宴於曲江亭,上賦中和節群臣賜宴七韻。」
龍抬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二月初二。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龍抬頭》:「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