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71.70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俱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齊發作、發動。《文選.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俱起佐命,同被國恩。」《文選.馬融.長笛賦》:「陳於東階,八音俱起。」
2.全部起來。《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權書》:「煙塵俱起,震天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都。如:「一應俱全」、「萬事俱備」、「百廢俱興」。
同、一起。如:「與生俱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身往上。如:「起立」、「起來」。
上升。如:「起伏」、「起落」。
好轉。如:「起色」、「起死回生」、「一病不起」。
引發、產生。如:「起火」、「起義」、「發起」、「起疑」、「起作用」。
建造。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
開始。如:「起先」、「起初」、「從今天起」、「萬事起頭難」。
擬定。如:「起草」、「起稿」。
放在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進行。如:「拿起」、「提起」。B>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C>表示承受的意思。如:「我們要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量詞:A>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B>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洩漏。如:「露了口風」。《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
枕戈待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孫盛《晉陽秋》(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劉孝標注引)逖與司空劉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與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而寢。中夜聞雞鳴,俱起曰:「此非惡聲也。」每語世事,則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共起,吾與足下相避中原耳!」為汝南太守,值京師傾覆,率流民數百家南度,行達泗口,安東板為徐州刺史。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為己任,乃說中宗雪復神州之計,拜為豫州刺史,使自招募。逖遂率部曲百餘家,北度江,誓曰:「祖逖若不清中原而復濟此者,有如大江!」攻城略地,招懷義士,屢摧石虎,虎不敢復闚河南,石勒為逖母墓置守吏。劉琨1>與親舊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2>逆虜,常恐祖生3>...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傑之士其實原只是一般的平凡百姓,非王公貴族之後,沒有任何權勢,也沒有精良武器,這些人之所以「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是因為秦的苛政使民心思變,叛軍的勝利完全是時勢所趨。此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指沒有事先商量就一起行動,沒有事先約定就一起會合,後來「不約而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並未事先約定,而意見或行為卻相同。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川冷,秋深萬木疏。對琴無一事,新興複何如。 示從子河南尉班  拙直餘恒守,公方爾所存。同占朱鳥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懸棒,謀身類觸藩。不能林下去,只戀府廷恩。 趨府候曉,呈兩縣僚友  趨府不遑安,中宵出戶看。滿天星尚在,近壁燭仍殘。  立馬頻驚曙,垂簾卻避寒。可憐同宦者,應悟下流難。 贈李儋  絲桐本異質,音響合自然。吾觀造化意,二物相因緣。  誤觸龍鳳嘯,靜聞寒夜泉。心神自安宅,煩慮頓可捐。  何因知久要,絲白漆亦堅。 贈盧嵩  百川注東海,東海無虛盈。泥滓不能濁,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萬里晴。雲物不隱...
焚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後漢書.卷七五.袁術傳》:「宮廟焚毀,是以豪桀發憤,沛然俱起。」也作「焚燬」。
不約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傑之士其實原只是一般的平凡百姓,非王公貴族之後,沒有任何權勢,也沒有精良武器,這些人之所以「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是因為秦的苛政使民心思變,叛軍的勝利完全是時勢所趨。此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指沒有事先商量就一起行動,沒有事先約定就一起會合,後來「不約而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並未事先約定,而意見或行為卻相同。
枕戈俟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枕戈待旦」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孫盛《晉陽秋》(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劉孝標注引)逖與司空劉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與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而寢。中夜聞雞鳴,俱起曰:「此非惡聲也。」每語世事,則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共起,吾與足下相避中原耳!」為汝南太守,值京師傾覆,率流民數百家南度,行達泗口,安東板為徐州刺史。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為己任,乃說中宗雪復神州之計,拜為豫州刺史,使自招募。逖遂率部曲百餘家,北度江,誓曰:「祖逖若不清中原而復濟此者,有如大江!」攻城略地,招懷義士,屢摧石虎,虎不敢復闚河南,石勒為逖母墓置守吏。劉琨1>與親舊書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