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偷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對方防備鬆懈或疏失時,突然發動攻擊。如:「我方趁黑夜掩護,偷襲敵軍陣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趁人不備而攻擊。如:「偷襲」、「侵襲」。《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地裡。如:「偷看」、「偷溜」、「偷吃」、「偷襲」、「偷偷摸摸」。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力雄厚,正處在優勢的地位,晉軍如果和他們正面作戰,一定會吃大虧的。經過幾次的策畫,謝玄決定採用突擊偷襲的戰術。他趁著苻堅沒有防備的時候,親自率領八千多名的精兵,涉水渡河去偷襲;而苻堅還以為東晉懼怕,不敢前來。當謝玄的軍隊像飛將軍一般,從天而降,抵達苻堅的陣地的時候,苻堅的精兵嚇呆了,不知如何是好,紛紛逃命。謝玄便就趁著苻堅軍心散亂的時候,奮勇進攻,使得苻堅的軍隊亂成一團,稍有風吹草動,風嘯或鶴鳴的聲音,都以為是來襲的兵馬。就這樣,百萬雄師,被謝玄...
狼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二種獸名。狽是一種似狼的動物,牠的前二足短,後二足長;而狼則前二足長,後二足短,狼與狽常相互搭駕走路或偷襲牲畜。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結,相倚為惡。如:「狼狽為奸」。《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
猝不及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忽然發生,來不及防備。如:「敵方趁夜偷襲,聯軍猝不及防,下令撤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 打網球、排球、乒乓球時的偷襲。如:「他在網前放小球,漂亮極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襲擊、偷襲。《史記.卷九○.彭越傳》:「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覺,捕梁王,囚之雒陽。」《隋書.卷七○.李密傳》:「密發伏自後掩之,須陁眾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虎1.1 西伯利亞虎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虎貓科動物中有許多著名的獵獸,虎是其中最大最強壯的一種。成年的熊虎體重最高紀錄曾高達330公斤。虎在樹林中和茂密的草地上隱藏得非常好,虎和豹一樣,主要都是在夜間覓食。但雖然虎的身材高大,但卻能夠無聲無息地接近獵物,然後進行偷襲。牠們用前爪抓住獵物,然後咬住牠們的喉嚨,將其殺死。被殺死的獵物經常都會被拖到水源附近,剩下沒吃完的肉會被掩蓋起來,留做明後幾天的食物。也甚至曾經出現虎咬人致死的情況,其中在自然棲息地遭到破壞的地區,這種情況更為明顯。最近幾年,虎的數量大幅...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援助晉國的來年,秦國也發生了饑荒,但晉國卻殘忍的不予援救。因此,兩國關係也就越來越不好。後來秦國因偷襲鄭國失敗,在返國途中卻遭到晉國設計攻擊,幾近全軍覆沒。從此秦晉雙方交惡,長年處在戰爭狀態,自文公二年到宣公十五年,秦、晉兩國間爆發了十次戰爭,但都是晉國略佔上風。秦國為了和晉國相抗衡,就和楚國、狄部落結盟,這讓晉國倍感威脅。於是,在成公十一年時,兩國協調和談,並簽下盟約。但簽訂不久後,秦國又打算聯合楚國和狄部落攻打晉國。晉國得知消息後,便召集了齊、衛、宋、鄭、邾、滕、曹伯等國,準備反擊秦國。因此在開打之前,也就是魯成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