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0.3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備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備抵禦。《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晉王遣李嗣恩不分明夜,奔入晉陽城治兵備禦。」《三國演義》第一回:「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禦,討賊立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擋、阻止。如:「防禦」、「禦寒」、「禦敵」、「禦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無缺的。如:「完備」、「齊備」、「兼備」、「求全責備」、「關懷備至」。
事先為可能發生的狀況作處理。如:「準備」、「預備」、「戒備」、「備車」、「備忘」、「有備無患」。
設施、裝置。如:「裝備」、「設備」、「配備」、「軍備」。
盡、皆,充分的意思。如:「備嘗辛苦」、「備受矚目」。
車載斗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帝曰:「吳可征不?」咨對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又曰:「吳難魏不?」咨曰:「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難之有?」又曰:「吳如大夫者幾人?」咨1>曰:「聰明特達2>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3>,車載斗量,不可勝數。」咨頻載使北,〔魏〕人敬異。權聞而嘉之,拜騎都尉。咨言曰:「觀北方終不能守盟,今日之計,朝廷承漢四百之際,應東南之運,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天順民。」權納之。 〔注解〕 (1) 咨:即趙咨。三國吳人,生卒年不詳。博聞多識,應對辯捷,仕為中大夫。使魏,魏人敬異,吳主嘉之,拜騎都尉。 (2) 特達:卓異出眾。 (3) 比:指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求、冀求。如:「覬覦」。《後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河間孝王開傳》:「云與中大夫趙王謀圖不軌,闚覦神器。」《陳書.卷三一.蕭摩訶傳》:「會隋總管賀若弼鎮廣陵,窺覦江左,後主委摩訶備禦之任。」
晁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景帝即位,任御史大夫。晁錯年輕時學法家學說,漢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漢景帝時,任御史大夫,為了積極備禦匈奴族的攻掠,提出《削藩策》,試圖改變漢初各劉姓王割據、威脅中央朝廷的局面。此建議獲景帝採納。可是,前154年,吳王劉濞會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而當時的宰相袁盎告訴景帝說,七國是為了晁錯而起兵的,只要殺了晁錯,諸候們就會息兵。所以,晁錯就被腰斬於東市。但是七國並不退兵,最終漢朝廷不得不出兵才平息叛亂。漢景帝事後對於錯殺晁錯懊悔不已,而且其處決過程幾乎在當時就遭指責。司馬遷的《史記》書「...
火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言迅速,如救火般刻不容緩。《三國演義》第一回:「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禦,討賊立功。」
斗量車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帝曰:「吳可征不?」咨對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又曰:「吳難魏不?」咨曰:「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難之有?」又曰:「吳如大夫者幾人?」咨1>曰:「聰明特達2>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3>,車載斗量,不可勝數。」咨頻載使北,〔魏〕人敬異。權聞而嘉之,拜騎都尉。咨言曰:「觀北方終不能守盟,今日之計,朝廷承漢四百之際,應東南之運,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天順民。」權納之。 〔注解〕 (1) 咨:即趙咨。三國吳人,生卒年不詳。博聞多識,應對辯捷,仕為中大夫。使魏,魏人敬異,吳主嘉之,拜騎都尉。 (2) 特達:卓異出眾。 (3) 比:指可...
載量車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帝曰:「吳可征不?」咨對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又曰:「吳難魏不?」咨曰:「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難之有?」又曰:「吳如大夫者幾人?」咨1>曰:「聰明特達2>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3>,車載斗量,不可勝數。」咨頻載使北,〔魏〕人敬異。權聞而嘉之,拜騎都尉。咨言曰:「觀北方終不能守盟,今日之計,朝廷承漢四百之際,應東南之運,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天順民。」權納之。 〔注解〕 (1) 咨:即趙咨。三國吳人,生卒年不詳。博聞多識,應對辯捷,仕為中大夫。使魏,魏人敬異,吳主嘉之,拜騎都尉。 (2) 特達:卓異出眾。 (3) 比:指可...
立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立功績。《禮記.燕義》:「故臣下皆務竭力盡能以立功。」《三國演義》第一回:「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禦,討賊立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