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3.1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述、傳說。《楚辭.屈原.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一三:「傳道東柯谷,深藏數十家。」
2.傳授哲理或宗教教義。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清蹕傳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帝王或大官出行時,護衛傳呼開道,禁止行人通過的道路管制。《金瓶梅》第六十五回:「兩街儀衛喧闐,清蹕傳道,人馬森列。多官俱上馬遠送,太尉悉令免之,舉手上轎而去。」
六耳不傳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當著第三者傳道。比喻保密。《石點頭.卷六.乞丐婦重配鸞儔》:「六耳不傳道。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腳媒人。」
傳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種類名詞。中古世紀遍及歐洲,根據基督教會的禮拜公禱文而寫成的戲劇表演。剛開始時,在教會中為文盲的教友們演出福音書的故事;隨後移到教區公演;最後發展到城鎮廣場上演出。最有名的表演是《你在尋找誰?》(Quem Quaeritis?),故事汲取自福音書當中,在墳墓的天使與復活節當天的三個遇到神蹟的聖徒相會面的片段。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教授、傳授。如:「傳藝」。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西遊記》第二回:「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宗教的教義、義理。如:「學道」、「得道」、「傳道」、「布道」。
隨遇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遇而安」原作「隨寓而安」。在六祖慧能的時代,禪宗傳道重在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但因宋代記載諸祖法語的燈錄大量刊行,參究公案的風氣愈來愈盛,禪風由此轉變,不立文字的參禪法變成不離文字,也就是所謂的「文字禪」。惠洪為北宋「文字禪」的主導者,他反對把禪與語言文字割裂開來,主張「借言以顯無言」,即通過語言文字和研究禪宗經典而習禪、教禪。《石門文字禪》輯錄的便是他的詩、偈、書、序等,其中〈舫齋記〉所記為李德孚之事。李德孚是位很有才華的人,於金陵(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任官職時,在官舍東邊建造了數間相連書房,由兩側看來彷彿是在船中,故名曰「舫齋」。有個客人參觀後說:「說你是個隱居之士,但卻又講究忠義,有...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河之水,源於雪山,春夏冰雪溶則水盛,秋冬冰雪漸凝,江河水則漸少。比喻情況日漸衰微,一天不如一天。《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而今的人,可謂江河日下。這些中進士、做翰林的,和他說到傳道窮經,他便說迂而無當。」《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於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慎重、恭敬。如:「敬贈」、「敬賀」。《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宋.邢昺.疏:「居處恭謹,執事敬慎。」宋.蘇軾〈答陳傳道〉五首之四:「新舊諸詩,幸得敬覽,不意餘生,復見斯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往今來無限的時間。如:「宇宙」。《淮南子.齊俗》:「往古來今謂之宙。」宋.蘇軾〈次韻答章傳道見贈〉詩:「並生天地宇,同閱古今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