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5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心悲哀。《詩經.小雅.采薇》:「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年輕力強時不奮發向上,年紀大了便後悔莫及。《樂府詩集.卷三○.相和歌辭五.古辭.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黃繡球》第二六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些秀才們情景。」
老大徒傷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大了才來徒自悔恨悲傷。勸誡青年把握時機,努力奮鬥。語出《樂府詩集.卷三○.相和歌辭五.古辭.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後用於泛指人要愛惜光陰,把握現在。《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哀傷的。《詩經.豳風.七月》:「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肉破裂。如:「外傷」、「傷口」、「傷痕」、「刀傷」。
損害、耗損。如:「傷神」、「傷腦筋」、「出口傷人」、「菸酒傷身」。
妨害。如:「無傷大雅」。
感到悲哀、悲痛。如:「悲傷」、「憂傷」、「傷心」、「傷別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衣冠楚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冠楚楚」原作「衣裳楚楚」。《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蜉蝣〉一詩以有人以為是沒落士大夫的哀嘆,也有人認為是嘆息人生短促的詩。詩中說到蜉蝣的翅膀薄又亮,真像鮮明的衣裳。可是生命朝生暮死,令我心很是傷悲,蜉蝣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的人生歸處在何方啊!詩中以「衣裳楚楚」形容服裝整齊亮麗。後來「衣冠楚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男子服裝整齊出眾。因古代男子盛裝,必須戴冠的緣故。
及時行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握時機,尋歡作樂。《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也!」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八齣:「我和你正好向花前月底,及時行樂,相賞依違。」
苦盡甘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據《諸宮調兩種》引)1>三娘離席,今告諸親,聽奴分析:「生居村野,梢似不通禮義。當初是亡過親爺,招召這經略為(婿)。因與舅爭閑氣,夫婦便分離。傷悲,一十三載,全無信息。○受辛懃打罵也甘心,又爭知卻有今日。劉郎豪貴,獨掌九州元帥2>,方知是苦盡甘來,自古道果無虛3>矣。這金冠想怎戴得?對天地卜個來意,大有分,三梳這髮,重如舊日。」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三齣》。 (2) 九州元帥:指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3) 虛:假的、不真實。〔參考資料〕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三齣》(據《六十種曲》引)我將你...
平分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分秋色」是指中秋時分。中秋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個月之中,恰為秋天平分之處。故此語見於宋代詩詞,總與明月相襯托,如宋.李朴〈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這是詠中秋時常見的用語。也因為是秋色平分,所以引申有分不出高下的意思。有人以為此語遠出於戰國楚.宋玉〈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凜秋」之句,意思是:上天把一年平均分為為春、夏、秋、冬四季,我獨自為寒冷淒清的秋季感到傷悲。句中「平分四時」的意思與「平分秋色」不同,備此參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