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勁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它在動作中有如繪畫上的色彩,是思考內容於動作質地中的表現。基本上,這是一種內在衝動或驅使,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外現於動作的動力變化中。因此,動作似乎是內在心理過程的視覺結果。在動作中,「勁力」與「形」為「身體」與「空間」諧調的底線,也是個人反應與周圍環境的溝通橋樑。
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Cecily Dell《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 Using Effort-Shape and Supplementary Concepts》1977、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 &《The Mastery of Movement》1971、Rudolf von Laban & F. C. Lawrence《Effort》19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強而有力。如:「勁風」、「勁松」、「勁敵」、「勁旅」、「勁草」。
力氣、力量。如:「使勁」、「有勁」、「卯足了勁」。
精神。如:「不帶勁」。
興趣。如:「起勁」。
表情、態度。如:「傻勁」、「親熱勁」、「瞧你這股醋勁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筆力扛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文筆精練蒼遒、勁力十足。語本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八極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拳術。發源於河北省滄縣。因該拳可把勁力發向四面八方,故稱為「八極拳」。此拳發功剛猛,打擊威力很大。因拳形與鈀子的鐵爪相似,故也稱為「鈀子拳」。其套路可分小八極拳、大八極拳、八極連環拳和六大開拳等。目前國軍所教習的莒拳,即由此拳改良而成。也稱為「巴子拳」、「鈀子拳」、「空心拳」、「虎爪拳」。
虎爪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國傳統拳術。拳型獨特,有如鈀子的鐵爪。發勁剛猛,可將勁力發向四面八方,打擊威力大。也稱為「八極拳」。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