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肚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絞腸痧。病名。多因飲食不潔引起胃腸閉塞所造成,患者會有腹中絞痛,吐不出、瀉不出的症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部。如:「肚子」、「肚皮」、「瀉肚」。
俗稱動物的胃為「肚」。如:「牛肚」、「豬肚子」、「炒羊肚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中暑、霍亂、麻疹等疾病。如霍亂稱為「絞腸痧」、「弔腳痧」;麻疹稱為「痧子」。《文明小史》第四回:「他兩個又在路上中了暑,發了痧,不能趕路。」
反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肚皮朝天。魚死時都會翻白肚,所以多用來指魚死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