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取代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基元反應的一種,指化合物分子中(RX)的一個原子或原子團(X)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Z)所替代的反應。可以RX+Z→RZ+X的化學反應式來表示。環境中這種類型的化學反應較多,自來水用氯消毒過程中,水中的的某些化合物(如甲烷或鹵化烴)中的一些氫被氯取代,而生成氯化烷類(如三氯甲烷等)等有害物質像:
  CH2Cl2+Cl2→CHCl3+HCl的反應,即是一個常發生的取代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如:「取款」、「收取」、「各取所需」、「探囊取物」。
選擇所需。如:「選取」、「錄取」、「取景」、「取道」、「取名」、「就地取材」。
尋求。如:「取暖」、「取笑」、「自取滅亡」、「飲酒取樂」。
接受。如:「吸取」、「聽取」、「分文不取」。
得到。如:「取信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造反來響應。《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程昱》:「黃巾起,縣丞王度反應之,燒倉庫。縣令踰城走,吏民負老幼東奔渠丘山。」《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郃絶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亮,郃皆破平之。」
2.指因受到狀況改變或外在刺激而引起的相應的活動。如:「含羞草葉子會因觸動而閉合,是這種植物的自然反應。」「學生上課時的反應,多少會影響授課老師的教學士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歷史的某一時段。如:「朝代」、「清代」、「現代」、「近代」。
替代、替換。如:「代課」、「代勞」、「代表」、「代號」、「取代」。
接替。如:「瓜代」、「父死子代」、「新陳代謝」。
量詞。用於計算輩分的單位。如:「他家四代祖孫都從事同一行業。」
取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換原先的人或物,以新的人或物代替其位置。如:「機器人取代人力的產業趨勢,已無可違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