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54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嘔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胃壁收縮異常,食物逆出口外,稱為「嘔吐」。多由胃病、中毒或精神作用而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胃逆出。如:「吐血」、「嘔吐」、「上吐下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如:「嘔吐」、「嘔血」、「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嘔吐。《孟子.滕文公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
耳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則造成槳液性中耳炎。通常發生在兒童身上。中耳炎常見症狀為:耳痛、發燒、全身倦怠,有時會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常發生在二歲以下及六至七歲的小孩子。3. 耳鳴:耳鳴是一種聲音的感覺,而這個聲音是來自耳朵與頭部內的噪音,而並不是來自耳外的聲波。 參考書目註1: 有關物理的100個常識,形豔編著,第一版-台北市,驛站文化,2011.09。註2:兒童學前小百科,人體與健康,鐘文出版社,劉大紋,江盈慧,盧幼之,蕭玉娟編著。註3:新世紀科學學習百科,內爾阿德利著,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5。
古典制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厭惡。 厭惡療法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又稱懲罰法,利用某些非制約刺激(如反胃、嘔吐),以古典制約的原理使某些中性刺激(如性行為)轉變為制約刺激。治療之後使被治療者不再產生某種行為。這種療法通常被用在治療酗酒和毒癮,甚至性罪行。 系統脫敏感療法許多人都有對某些特定事物的感到恐懼或是敏感,而系統脫敏感療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以漸進的方式建立一套療程,其中每一個步驟都以制約方式使得被治療者對這些事物的恐懼或敏感稍微減弱,在療程結束之後,被治療者將失去對這些特定事物的恐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咳嗽、嘔吐的聲音。《列子.說符》:「兩手據地而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
歇斯底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名。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為英語hysteria的音譯。此病是由潛意識中思想感情的矛盾衝突所引起的心理疾病,經由轉化作用表現於身體上,而產生嘔吐、吃驚、抽搐、麻木等機能障礙。也譯作「歇私的里亞」、「歇斯底理」、「歇斯德里」、「歇斯的里」、「歇斯的里亞」、「協識脫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般動物相反,一般哺乳動物如犬、兔、鼠、猴等對嗎啡的反應都是中樞抑制,而貓對嗎啡卻表現成中樞興奮。貓對嘔吐感的反應較其他動物靈敏。貓的呼吸道粘膜對某些氣體或蒸氣反應很敏感,所有的酚類(Phenol)也都能使貓敏感,如殺蠕蟲劑酚噻嗪(Phenothiazine)。與草原動物一樣,貓能適應大的溫差,但非長時間的。它們能適應如濃霧,降雪,降雨的天氣,而在與其它品種相比較,挪威森林貓與緬因浣熊,更能適應這些環境。貓在環境潮濕時會致力保持體溫於攝氏39度(華氏102度)。 六、骨骼貓的骨骼共有230塊,其中脊椎骨佔了30塊,相對地,...
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狼群常在草地上臥息,離去時常將草地弄得一片凌亂以滅跡。後用此語形容凌亂不堪。《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三國演義》第四五回:「瑜和衣臥倒,嘔吐狼藉。」也作「狼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