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1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與國間用以徵信的文書及符節。唐.張籍〈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詩:「通海便應將國信,到家猶自著朝衣。」
國信息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信息協會是由從事經濟、科學技術、社會信息的科學研究、生產、流通和服務的單位自願組成的學術性團體。其宗旨是:促進信息事業的發展,在政府和信息行業、經濟、科學技術、社會組織之間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提高信息科學、技術水平,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中國信息協會於1990年3月在北京成立,它的任務是:
  (一)組織研究中國信息事業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體制法規,向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建議。
  (二)積極組織各類信息機構、會員單位之間的協作,促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
  (三)在遵守國家法律和保密規章的前提下,組織信息交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實。如:「信用」、「誠信」、「失信」。
可靠、不懷疑。如:「信任」、「信賴」、「信譽」、「相信」、「可信度」。
崇仰。如:「信仰」、「信念」、「信徒」、「信奉」。
隨便、任意。如:「信步而行」、「信口開河」、「信手拈來」。
書札、函件。如:「書信」、「信件」、「掛號信」。
消息。如:「音信」、「報信」、「信息」、「喜信」。
憑證。如:「信物」、「印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一字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載,呂不韋原是戰國時代陽翟地區的商人,後因幫助秦莊襄王之子楚登上王位,故被任命為丞相。當時養士的風氣極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等人,門下均有眾多食客,呂不韋不落人後,以重金禮聘許多有學問的人,門下食客亦達三千。後來他見著書立說使名聲顯達的人也不在少數,便要他的門客把所知所聞行諸文字,集二十餘萬字成《呂氏春秋》一書。此書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傳記等,可說涵蓋了天地萬物及古今之事。書成之後,呂不韋相當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陽城門口,請大家提供意見與批評,並聲稱若有人能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但因為呂不韋當時可說是位高權重,沒人願意得罪他,所以...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羽的廟宇或大堂等,常會有一尊赤兔馬的雕塑像。 信仰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代表,以關羽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例子,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元泰定帝 天曆八年(13...
吳市吹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蔡澤傳。後用以比喻行乞街頭或飄泊流浪,生活困頓。晉頃公(姬去疾)說︰〔太子既然和鄭國關係不錯,想必鄭國信任太子;太子能為我內應,而我攻其外,必定滅鄭。滅鄭後冊封太子為國王。〕太子很高興的允諾,隨即回到鄭國。不知是否內心壓力大,太子因為小事重罰跟隨逃亡的僕役,僕役擔心太子早晚會殺死他,便將其外攻內應計謀密告子產大夫,轉報鄭定公(姬寧)後,立刻下令誅殺太子芈建。機警的伍子胥發現不對勁,匆忙帶著芈勝(太子芈建之子),儘快要逃奔吳國。到了昭關(在江西,位於吳楚邊界),守昭關的將軍欲執拿他們,追兵甚急,伍子胥設法引開追兵,讓芈勝另...
聖巴托羅繆慘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亨利繼承法國王為,試圖制止衝突。雖然他同意做個天主教徒,但於1598年,他頒布「南特赦令」,允許拳法國信仰自由。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凱薩琳英文關鍵字:Caterina Maria Romola di Lorenzo de' Medici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196。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兵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掌管軍隊或用兵的符信。[例]戰國時候,魏國信陵君曾偷魏王的兵符,調動軍隊去救趙國的危難。 ◎
一字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字千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載,呂不韋原是戰國時代陽翟地區的商人,後因幫助秦莊襄王之子楚登上王位,故被任命為丞相。當時養士的風氣極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等人,門下均有眾多食客,呂不韋不落人後,以重金禮聘許多有學問的人,門下食客亦達三千。後來他見著書立說使名聲顯達的人也不在少數,便要他的門客把所知所聞行諸文字,集二十餘萬字成《呂氏春秋》一書。此書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傳記等,可說涵蓋了天地萬物及古今之事。書成之後,呂不韋相當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陽城門口,請大家提供意見與批評,並聲稱若有人能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但因為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