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大的災難。《易經.明夷.彖曰》:「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三國演義》第一○回:「我獲罪於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祿」。
大難臨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災禍降臨身上。如:「學校已寄發退學通知單,我看你大難臨頭了。」
大難不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災難、災禍。大難不死指遇到大災難卻能保住性命,將來必有好前程、好福氣。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皆是先生陰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難不死,必有後程,准定發跡也。」
大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部屬勢力強大,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參見「尾大不掉」條。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所謂末大必折,尾大難掉。尾同于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之尾,其可掉哉。」
大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長得高大而不規則,沒有實際用處。語本《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後用來比喻有才能者不遇其時,不受重用。也作「才大難用」。
大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高才能者生不逢時,未蒙重用。參見「材大難用」條。
大難不死,必有厚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精忠岳傳》第二回:「他懷中抱著個孩子,漂流不死。古人云:『大難不死,必有厚祿。』況兼這些鷹鳥護佑著。」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所以說:『貴人無死法。』又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祿。』今日說錢公滿意要溺死孩兒,又被王婆留住,豈非天命?」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福」。
大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存在已久難以解決的問題。即老問題、大問題、難問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