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奸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詐陰險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奸徒,急償夙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人、學生。如:「門徒」、「徒弟」、「學徒」、「名師出高徒」。
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基督徒」、「佛教徒」。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狂徒」、「不法之徒」。
只。如:「徒增困擾」、「徒具形式」。
白費、無效的樣子。如:「徒然」、「馬齒徒長」、「徒勞無功」、「徒費脣舌」。
完全沒有憑藉。如:「徒手」、「徒步」。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術不正、虛偽陰險。如:「奸臣」、「奸笑」、「奸雄」、「奸詐」、「老奸巨滑」、「姑息養奸」。
背叛國家或團體的人。如:「奸細」、「漢奸」、「內奸」、「為國除奸」。
違法、犯罪的事。如:「作奸犯科」。
流言蜚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文秉《先撥志始》卷下:「乃尚有未盡奸徒,怙惡不悛,密弄線索。或巧佈流言蜚語,或寫匿名文書,害正黨邪,淆亂視聽。」
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狡詐的計謀。《晉書.卷三四.羊祜傳》:「吳石城守去襄陽七百餘里,每為邊害,祜患之,竟以詭計令吳罷守。」《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奸徒,急償夙債。」
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執行法律。《漢書.卷一一.哀帝紀》:「至今有司執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勢獲名,溫良寬柔,陷於亡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我前日認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騙?」
錮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2,3) 〈嚴禁錮婢不嫁記〉光緒十五年(1889)臺灣府城芙蓉郊(即鴉片商)董事職員等鑑於奸徒販賣人口之風日熾,呈請縣府嚴禁富紳錮婢不嫁,以杜絕姦拐,整頓風化;而由安平縣知縣范克承給立告示。今碑存立臺南市大南門碑林。特授臺灣噶瑪蘭管理民番糧捕海防分府、加五級、紀錄十九次、記大功二次徐,為遵札勒碑永禁,以垂久遠事。道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蒙臬道憲姚札開:「照得臺屬士庶之家蓄養婢女、不行擇配,長令服役、錮禁終身,上乖天和、下敗風俗,最為可惡。歷經前道府暨本司道先後示禁,勸諭各在案。茲據紳士稟請重加示禁前來,又經本司...
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明的本領或手段。《西遊記》第八回:「問他來歷,他言有神通,會變化,又駕觔斗雲,一去十萬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奸徒,急償夙債。」
奉公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公事為重,謹守法紀,不徇私舞弊。《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我前日認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騙。」也作「奉公守法」。
再顯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次展現高明巧妙的本事。《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奸徒,急償夙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