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妄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亂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文選.班彪.北征賦》:「何夫子之妄說兮,孰云地脈而生殘?」也作「妄言」、「妄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假、荒誕。如:「妄語」、「妄誕」。
胡亂、隨便。如:「妄動」、「妄進」、「妄求」、「妄自菲薄」。
涓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微少或極少的財物、利益。唐.柳宗元〈為王京兆賀雨表一〉:「渥澤徒加,涓滴無助。」《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皇帝不可信從趙延福誕妄說謊,貪取涓滴之微利。」
妄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胡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西遊記》第三七回:「聽汝之言,憑據何理?妄言禍福,扇惑人心!」也作「妄說」、「妄語」。
邪魔外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妨害正道的邪說和教派。語出《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後比喻妖魔鬼怪。元.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你將金錢銀紙快安排,邪魔外道當攔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過來。」後亦比喻異端邪說或不正當的行徑。《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也作「邪門外道」。
狂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誇大放肆的言辭。《漢書.卷六八.霍光傳》:「諸儒生多窶人子,遠客飢寒,喜妄說狂言,不避忌諱,大將軍常讎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玄德與呂布陪話曰:『劣弟酒後狂言,兄勿見責。』」也作「狂話」、「狂語」。
妄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亂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南史.卷七○.循吏傳.何遠傳》:「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一縑。」《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汝年尚少,何得妄語?」也作「妄說」、「妄言」。
辭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說而不做。《禮記.曲禮上》:「禮不妄說人,不辭費。」唐.孔穎達.正義:「言而不行為辭費。」
日旰忘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色已晚卻忘記要吃午飯。形容非常勤奮辛勞。《南齊書.卷三四.虞玩之傳》:「今陛下日旰忘食,未明求衣,詔逮幽愚,謹陳妄說。」《周書.卷四○.顏之儀傳》:「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猶恐萬機不理,天下擁滯。」也作「日昃忘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