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0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婦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稱妻之家或翁姑稱媳婦之家。《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列傳.高句驪》:「其婚姻皆就婦家,生子長大,然後將還,便稍營送終之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漁家」、「商家」。
營業場所。如:「酒家」。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十家住戶」、「三家報社」、「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結婚的女子。如:「婦人」、「少婦」、「產婦」、「怨婦」。
妻子。如:「新婦」、「夫婦」。
兒子的妻子。如:「媳婦」。
泛稱女性。如:「婦女」、「婦德」、「婦科」、「婦道人家」、「匹夫匹婦」。
蟲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罵人輕賤的話。《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日南郡男女裸體,不以為羞,由此言之,可謂蟲豸,有靦面目耳。」《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傳.盧程傳》:「爾何蟲豸,恃婦家力也!」
牽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閩南方言。指妻子。源出於早期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的婚俗,稱男女成婚為「牽手」,離婚為「放手」。連雅堂《臺灣語典.卷三.牽手》:「謂妻也,土番娶婦,親至婦家,攜手以歸;沿山之人習見其俗,因謂妻曰牽手。」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番俗」:「意合,女出而招之同居,曰牽手」、「既成配偶,名曰牽手」。
薄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晚時分。唐.白居易〈除夜〉詩:「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薄晚,秉中張個眼,慢鑽進婦家,就便上樓。」
拋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棄置不顧。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你拋撇了這醜婦家中寶,挑踢著美女家中哨。」也作「拋撒」。
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綑綁起來。《金瓶梅》第二一回:「爹就惱了,不由分說,叫俺眾人,把淫婦家門窗戶壁,儘力打了一頓,只要把蠻子粉頭墩鎖在門上。」
拜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新婚夫婦,在婚後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見岳家。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婿往參婦家,謂之『拜門』。」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嫁娶》:「其兩新人於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門禮。」
家中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醜媳婦。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氣吞聲罷。別尋個家中寶省力的渾家。」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你拋撇了這醜婦家中寶,挑踢著美女家生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