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55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1)宋王安石撰,二十卷,一說為二十四卷。釋字皆就義立說,不論其原先取形或取聲,一反傳統。今書已不傳。(2)清吳大澂撰。以經史說文詮釋各字,頗為精審。
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說〕為宋王安石所撰。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作〔字說〕二十卷,自序云:「余讀許慎〔說文〕,而於書之意時有所悟,因序錄其說為二十卷,以與門人所推經義附之。」據〔宋史,選舉志〕,初,宋神宗念字學廢缺,詔儒臣探討,而王安石遂進其說,學者習之。哲宗元祐時禁勿用;紹聖哲宗親政後,除其禁。欽宗時,或禁或用,爭論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文字」、「字母」。
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圓」。
書體。如:「顏字」、「柳字」。
根據本名而另外取的別名。如:「白居易字樂天」。
古時指女子許嫁。如:「待字閨中」。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身上領會。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書本傳授給後人。大王,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後來「得心應手」這句成語就從工匠輪扁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技藝熟練,運用自如,或用來比喻做事順利。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也。說文或稱會意,略其形聲,或稱其形聲,略其會意,雖或渻文,實欲互見,不知此則聲與義隔,又或如宋人字說,祇有會意,別無形聲,其失均誣矣。」(《說文解字注》)四、漢字學意義:李孝定《漢字史話》:「文字起源於圖晝,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俱備了形和意,一旦與語言相接合,賦予了圖畫以語言的音,於是俱備了形、音、義等構成文字的三要件,便成為原始的像形文字,這是屬於表形階段;指事已屬表意文字,它本身是從表形過渡到表意意階段的中間產物;會意自然是表意文字的主體,它是以像形為基礎而產生的;假借則已進入了表音階段,而且只有它纔是純粹的表音文...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在所著《石門文字禪》中認為他們讓「佛祖之微言,宗師之規範,掃地而盡也」。禪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卻用文字說禪,正是對此種現象的一種反省。在書中列有「題古塔主兩種自己」一節,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覺禪師之口,說明佛法本來不能用任何事物來加以比喻,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無實體,只是空,根本無法描述。所謂的「兩種自己」,就是落入了形體的對立之中,不合於禪宗的主旨。這些人被自己侷限的想法所蒙蔽,還認為自己繼承了禪宗的正統,並向信徒們傳揚他的思想,更是自己欺騙自己,又欺騙了他人。原文中的「自欺欺人」,就是用來比喻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
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學貢獻,在於網羅當時許多的小篆、籀文、古文 (文字)|古文等古代文字,著眼於本形本義,保存當時的文字說解,不僅為第一部文字學钜著,事實上兩千多年來的文字學便是說文之學。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F%B4%E6%96%87%E8%A7%A3%E5%AD%97
回心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魏元壽問《大學》。先生因云:「今學者不會看文章,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張己說;只借聖人言語做起頭,便自把己意接說將去。病痛專在這上,不可不戒。」又云:「近有一學者來,欲說『皇極』。某令他說看,都不相近,只做一個『大中』字說了,便更無可說處。不知自孔孟以後千數百年間,讀書底1>更不仔細把聖人言語略思量2>看是如何。且人一日間,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不知是在天地間做甚麼也!」 〔注解〕 (1) 底:音˙ㄉㄜ,同「的」。「讀書底」即「讀書的」。 (2) 思量:衡量、考慮。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的寫作技巧,對於此種文體的混合有首開風氣之功(在台灣而言),並擅用小故事烘托主題,不用艱澀的理論文字說教,也不用奇巧雄辯的方式灌輸人生大道理,而是以生活化的語言,與讀者心會神通。「人生三書」即以生動自然的語言穿插歷史典故、俗諺,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和人生智慧。自稱“在媒體間忘返、在媒體中忘倦”,發現媒體特性處處影響文學作品之形式及內容,發為論述,促進媒體及文學之圓滿合作,亦主張作家對報紙廣播電視不能過分依賴,在當時皆言人所未言。所作論述深入淺出、化難為易,可讀性高,雅俗共賞。由於長年浸潤,對文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