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8.61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守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守本分。三國魏.王粲〈公讌〉詩:「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
待時守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時機而暫時安守本分。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想喒人不得志呵,當以待時守分,何日是我那發跡的時節也呵!」
甘貧守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於貧苦,謹守本分。《孤本元明雜劇.吳起敵秦.第四折》:「止不過閉戶讀書,甘貧守分,中心無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在荀子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種重要的概念,他的理想是在締造一個禮治社會,而「分」就是建立禮治社會的必要條件。
  荀子說:「分均則不偏,執齊則不壹,眾齊則不使。」又認為「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為了避免爭亂貧敝,「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荀子以為一個完全平等的社會,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他所嚮往的理想社會,是一個有等差有秩序的社會,以便於事務的有效運作。「分」的功能在使貴賤有差,長幼有序,貧富智愚各有所宜。消極之意義在使人守分守序,不相爭奪;積極之意義在分工分職,增進福祉。所以荀子肯切地說:「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無分者人之大...
分是時間或角度的計量單位,記為 。
1. 用在時間上,其基本單位為時(小時)、分、秒。
 1分=60 秒
1分=小時2. 用在角度量測,以六十分制來計量時,其基本單位為度、分、秒。
 1分=60 秒
 1分= 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堅持。如:「堅守」、「守節」、「守信」、「守身如玉」、「守口如瓶」。
保護、看護。如:「守衛」、「守護」、「看守」、「防守」。
遵循。如:「守時」、「守法」、「遵守」、「守規矩」、「墨守成規」。
等待。如:「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節操、品性。如:「操守」、「有為有守」。
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喻世明言.卷三二.遊酆都胡母迪吟詩》:「胡母迪答道:『迪乃後進之流,早習先聖先賢之道,安貧守分,循理修身,並無怨天尤人之事。』」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丘。 (6) 嘿然:寂靜無聲的樣子。嘿,音ㄇㄛˋ,同「默」。 (7) 觀民則:觀察臣民是否守職守分。則,法也 (8) 子釋之:指你放心。釋,放開。 (9) 不穀:古代君侯自稱不善的謙詞。此處是楚莊王的自稱。 (10) 處士:有才學而隱居不做官的人。〔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
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行舉止合乎禮節、法度。[例]他做事一向中規中矩,謹守分寸。
樂天知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應天意的變化,固守本分、安於處境且悠然自得。語出《易經.繫辭上》。[例]母親樂天知命、滿足守分的生活態度,是我們的好榜樣。
符應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知識與技能,再者為培養未來勞動工人適合於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最後培養學生愛國情操及守法守分的習慣,使其確信信行社會制度是公平合理且完美的,以加強對國家的向心力。(註1) 符應理論根據包里斯對於國家教育的批評,他所評論的,就是那讓學生產生社會在製的符應理論,在美國教育中不只在於培養具備技術性及責任感的工作者,而且也在社會那些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中尋求合理的藉口,例如對於那些處於低薪家庭的人們,便會以讀書不認真,未能認真工作,能力不足等理由使其持續處於中下階層,而原先處於中上階層的人們,則靠著較龐大的資源,支持著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