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1.80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客觀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觀性」係指與主體(subject)相對應的「就客體(object)言客體」的性質,但必須聯結到一個認知主體才有意義。
  「客觀性」基本上是與「主觀性」或「主體性」(subjectivity)相對的概念,兩者在邏輯上並不是對立的關係。「客觀性」是「主觀性」的一種形式或應用,個人若對於外在事物,涉入情感愈多,則客觀性愈低;相反地,若個人情感涉入愈少,依據經驗事實成分愈高,則客觀性愈高。另外,客觀性並不是「絕對的」,因為絕對的對立用法是「相對性」,相對性並不等於「主觀性」;因而客觀性與絕對性並同,仍需聯結到一個認知主體才有意義。
  不同學者對於「客觀性」的觀點並不一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客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觀。表現在外的威儀風範。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九.李特雄壽勢志》:「毋冉賤,雄妻任養為子,少攻學問,有客觀。」
2.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加上個人意見。如:「既然是為人調解紛爭,就要保有客觀的立場。」
3.獨立於意識或精神而存在。相對於主觀而言。如:「人類想要改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恐怕是辦不到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訪的人。與「主」相對。如:「客人」、「賓客」、「寒夜客來茶當酒」。
出門在外的。如:「客居」、「客遊」、「客死他鄉」。
出門在外的人。如:「旅客」、「過客」、「遊客」。
做生意的人對顧主的稱呼。如:「顧客」、「客戶」、「乘客」、「客滿」。
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項特長的人。如:「政客」、「說客」。
古時候指寄食貴族豪門的人。如:「食客」、「門客」。
不是專業的。如:「客串」。
客觀: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我們必須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量詞。用於計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單位。如:「他點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移情與反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缺乏覺察,表現出不適當的情感,不了解個人的信念、特質、態度、需要和未竟事務是如何滲透至關係中,失去客觀性,則會使治療效果不彰,可和督導討論、自我覺察找出反移情根源、個人接受分析等方式覺察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狀態。(註二)Brems(2001)闡述四種反移情類型:(1)特定議題型(issue-specific):對特定話題產生迴避、負向,或情緒高漲的反應;(2)特定刺激型(stimulus-specific):對個案的外在或人格特質產生迴避、負向反應,或情緒升高;(3)特定特質型(trait-specific):諮商師對人...
效標關聯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者在分析測驗的效標關聯效度時,需要找尋適當的效標資料,而適當的效標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性:1.客觀性:良好的效標應該避免效標混淆。效標混淆是指一個人事先知道受測者的測驗分數,這樣可能會影響其對受測者在效標測驗的評分。2.可靠性:一個良好的效標資料,應該具備可靠與穩定的特徵,如此,測驗所得到的資料才可以對效標作可靠的預測。3.適切性:效標是否具適切性,不容易客觀評估,通常交由經驗學者專家做評斷。4.實用性:在選擇測驗效標時,經常遭遇到取得效標時間、來源、費用等問題。 種類1.同時效度:是指某測驗分數與同一時間的效標之...
調查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貫式調查旨在研究一段時間之變化或狀態,採取哪類型、所延續之時間長度及蒐集資料之次數,均攸關研究之客觀性。以抽樣而言,趨勢研究是一般母群體中,在不同時間隨機抽取不同樣本;同期群研究則從特定母群體,在不同時間隨機抽取不同樣本;小組研究則在不同時間測量隨機抽取的單一樣本。 伍、研究步驟執行調查研究,有以下步驟可循: 一、界定研究之目的與目標在此步驟終須將有待蒐集之資訊,做一般之敘述以及具體之目標作詳細說明;亦須決定根據研究目標之需要,該項研就是要採用縱貫式還是橫斷式之調查方法。 二、選取資源與標的目群體在設計蒐集資料之方法...
詮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重被詮釋者的生命意義。主張設身處地從整體環境中,掌握生命的脈絡。詮釋對象以「意義」為主,重視意義的客觀性及主觀性的互動關係。 教育上的意涵先備經驗有助於學習。學習是擴展意義的歷程。掌握意義的詮釋是教育的起點。學生主體意識應受到重視。教育事件應透過整體的情境來理解。運用質性研究協助主體呈現自己。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詮釋學英文關鍵字:Hermeneutik 參考資料何萬福(2004)。傳統與批判詮釋學研究--高達美與哈伯瑪斯對話與宗教詮釋的意義。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154...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經計畫或不按計畫發展。2.史學家之研究必須依賴他人之觀察報告才可進行,但他人之能力與其所提出之報告客觀性為何尚待查證。3.史學家經常以不完全的證據作為基礎,試圖把缺失部份予以填補並從事推論,然而其正確性與準確性如何,不得不存疑。4.歷史不像自然科學可在封閉性系統中運作,史學家既不能控制觀察事件,也不能操縱重要變項。 二、正面觀點部分人士提出歷史研究為科學之主張,認為歷史研究具以下特徵,才可稱的上科學,不必一味要求如自然科學式之研究才算是科學之見解:1.史學家界定問題,形成假設或提出待答問題,蒐集與分析主要資料,考驗假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