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宣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式對外發表與敵方開戰或向他方挑戰。如:「談判破裂,又沒有任何緩衝的餘地,否則兩國還不致於正式宣戰。」
宣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向他國表明作戰理由及決心而提出的書面通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達、說明。如:「宣告」、「宣布」、「宣稱」、「宣誓」、「心照不宣」。
公開傳播。如:「宣傳」、「宣揚」。
廣告。如:「文宣」。
疏通。如:「宣洩」、「宣導」。
宣紙:大陸地區安徽宣城所出產的高級棉紙,專供中國書畫使用。現臺灣南投縣也有生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英法百年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德華三世登基。他認為自己也該擁有法國王位,但法國當時為菲利普六世所有。於是愛德華在1337年向法國宣戰,就此開啟了百年戰爭;這場戰爭持續到了1453年。1346年,愛德華率領英軍橫渡英吉利海峽,並在克雷西大敗菲利普的軍隊。1356年,黑王子(註1.)在普瓦捷戰役中大勝,並且俘虜了法王約翰二世。1360年,愛德華放棄當法國國王的念頭,歸還法國西部的領土。但後來1415年,英國的亨利五世重新要求當法國國王,又使戰爭連綿不斷。到了1422年亨利五世駕崩,英國和法國的戰火更加猛烈,法國幾乎是命懸一線。而就在1429年,法國少女...
第二次世界大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攻擊波蘭,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之世界大戰。由中、美、英、法、蘇等國,抵抗德、義、日等軸心國的侵略;戰場包括歐、亞、非、澳四大洲;方式為陸海空之立體戰。主要過程:一、自開戰至一九四○年為德國席捲歐洲期。二、一九四一年德軍向蘇聯進軍,同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與歐洲戰場合成世界性之全面戰爭。三、一九四三年義大利首宣告投降。四、一九四五年德國不支東西戰線的攻擊而潰敗,於五月七日簽降。五、日軍因硫磺島之役失利,美國於長崎、廣島投下原子彈及蘇俄的宣戰而於同年八月十日宣告戰敗投降,至九月二日正式簽字。前後歷時七年,人口及物質的損失較第一次世界大戰更為慘重。
總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同時與行政院長並列為行政權的執掌。而總統之職權責包括公布法令、赦免、授與榮典、院際調節、統帥、締約宣戰媾和、官員任免、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附議核可、解散國會、國家緊急應變、國家機密等相關權力。(註1) 總統選舉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1項之規定,總統、副總統係由全國人民直接選舉產生,而非透過其他機關間接選舉。總統、傅總統為聯立選舉,而當選門檻採取相對多數制。 總統的罷免依據第7次修憲後之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9項規定,須經由全體立法委員1/4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2/3之同意後使得提起罷免案,再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總...
八國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枕木等等),在北京更包圍外國人於北堂和公使館區。而且西太后聽說「列強要逼西太后退位」的傳言,遂向列強宣戰。1900年,英、美、法、俄、德、奧、義、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義和團抵抗不住。西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往西安,命李鴻章等人和列強談判。於是1901年簽下了辛丑條約(註1.)。從此中國喪失了經濟、政治、軍事等等的自主權,淪陷為列強的殖民地。辛丑條約中規定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付清(到1940年)連本帶利,中國需付九億八千萬兩以上,約為清朝十年的歲入;再加上其它的借款,清朝每年須付賠款與借款四億兩千萬兩以上。中國財政...
美國獨立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強製法令和茶稅法,並派遣和平使者前往費城。但美國已經批准了與法國的條約。1778年6月,法國對英國宣戰,1779年6月西班牙與法國締結聯盟,以法國同盟者身份在海上參加反英戰爭。1780年12月荷蘭亦加入戰爭,對英宣戰。英國在國際社會被眾列強孤立並被逼在歐、亞、美三洲同時作戰。英、美雙方力量趨於平衡。英軍擔心法國艦隊封鎖德拉瓦河,於是撤出費城,集中兵力退守紐約城。1778年,亨利.柯林頓接替豪任英軍統帥,主戰場移向南部地區,兵力集中於南卡羅萊納和喬...
講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宣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