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寶鼎勛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三軍勛章。用以表揚有功將士,可分九等,一至四等頒給將官,三至六等校官,四至七等尉官,至於准尉及士兵則可獲六至九等的獎勵。限著軍服時佩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如:「鼎鼐」、「鼎鑊」、「列鼎而食」。
古代傳國的寶器,作為王位、帝業的象徵。如:「問鼎中原」。
盛大。如:「鼎力相助」、「鼎鼎大名」。
方當、正當。如:「鼎盛」。
借指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如:「臺鼎」、「鼎輔」。
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
比喻三方對峙。如:「三國鼎立」、「鼎足而居」、「勢成鼎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績、功勞。如:「勛業」、「奇勛」、「勛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貴的東西。如:「珠寶」、「國寶」、「傳家之寶」、「奇珍異寶」。
珍貴的、稀有的。如:「寶物」、「寶刀」、「寶庫」、「寶典」。
古代的錢幣。如:「元寶」、「通寶」。
尊稱他人的用語。如:「寶號」、「寶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歌、文等的段落。如:「樂章」、「篇章」、「文章」、「出口成章」。
制訂規則的文書。如:「規章」、「簡章」、「章程」。
印信。如:「蓋章」、「簽章」、「私章」、「圖章」。
標識、標記。如:「臂章」、「胸章」。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章」。
量詞。用於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勛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授與有功者的榮譽獎章。我國有釆玉大勛章、中山勛章、中正勛章、卿雲勛章、景星勛章等不同等別。
寶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原為古代的炊器,後作為政權的象徵,故稱為「寶鼎」。《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
2.漢郊祀歌曲。《漢書.卷六.武帝紀》:「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秋,馬生渥洼水中。作寶鼎、天馬之歌。」
3.三國時吳國孫晧的年號(西元266~269)。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