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尖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尖端、尖頂。如:「這款尖頭細跟的鞋子,很受年輕女性喜愛。」
2.刁鑽、滑頭。如:「這人非常尖頭,與他合作千萬要小心。」
尖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謔稱君子、紳士。為英語gentleman的音譯,富有諷刺意味。
尖頭七鰓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部稍側扁。頭稍平扁;尾基上下方無凹窪。吻中長,前緣尖突。眼大,長橢圓形,無瞬膜。鼻孔小,近於吻端。口裂寬,深弧形;上下唇褶不發達。頜齒側齒而尖銳;上頜無正中齒,每側9-10個,每齒均具一細長鉤狀齒頭,具小齒頭1-3,愈往後側具較多小齒頭;下頜正中具一齒,中央齒頭大,側齒頭細小,每側5齒,長方形,內外側具1-5小齒頭。噴水孔細小,位於眼後緣上方。鰓孔7個。背鰭一個,小而後位,起點與腹鰭後緣相對,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延長尖突;胸鰭寬大,鐮刀狀,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尾鰭狹長,尾椎軸低平,上葉不發達,下葉前部具顯著三角形突出,中、後部間具缺刻。體背側暗褐色;吻腹側...
爪哇牛鼻鱝或尖頭燕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inoptera javanica (Müller et Henle, 1841)
體盤寬。頭部可明顯正分。吻下鰭與胸鰭分離,於左右眼眶前緣形成一軟葉。吻寬度約略等於兩眼眶間距,吻中央部位稍凹入。眼圓。噴水孔大型,位於眼之近後方。上下頜皆7列。背鰭1攸,起點與腹鰭基底末端相對。背鰭後方具一硬棘,棘具鋸齒緣。尾長、纖細如鞭。福馬林浸泡後體背灰色,腹面白色。
出現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大陸、爪哇、台灣沿岸海域。
近底棲息。
可由底拖網或底延繩釣漁獲。魚肉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燕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鱝科或燕魟科(Family Myliobatidae),Eagle Rays
尖吻七鰓鯊或尖頭七鰓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eptranchias perlo (Bonnaterre, 1788)
頭形窄尖;鰓裂7對;眼特大;口裂呈窄拋物線狀;下頜齒梳狀,基部寬且齒尖短,成魚小齒尖7~8枚。尾柄長,由背鰭基底末端至尾鰭上葉起點之距離大於背鰭基底長之2倍。體表無白斑,仔魚背鰭及尾鰭上葉之尖端具黑斑,唯成魚則不明顯或無。
本種常見於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之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臺灣則於東北部近海可以漁獲。
底棲性,棲息水深27~720公尺,是游泳能力頗強的種類。卵胎生,每胎產仔9~20尾,以硬骨魚類為食,具危險性,不過因體形不大所以威脅性並不高。最大可成長至137公分,胎仔產出體長26公分,最小性成熟體長約為85~90公分。
可由延繩釣或底拖網所漁獲,供食用。由於數量有限,因此經濟價值不高。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六鰓鯊目或六鰓鮫目(Order Hexanchiformes),Frilled and Cow Sharks
六鰓鮫科或六鰓鯊科(Family Hexanchidae),Cow Sharks
尖吻斜鋸牙鯊或尖頭曲齒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izoprionodon acutus (Rüppell, 1837)
口前吻長為全長之4~5.4%;唇溝長為全長之1.4~2%;成魚齒緣鋸齒狀;齒式一般為25/24。第一背鰭起點位置與胸鰭後角或相對或稍前方;第二背鰭起點位置與臀鰭基底後1/3相對;胸鰭前緣長通常不長於第一背鰭長;尾前脊椎骨數通常少於尾部脊椎骨數,尾前脊椎骨數為55~79節,全部脊椎骨數為121~162節。體背色灰、棕灰或棕,腹面淡色,胸鰭具淡色緣。
出現於東大西洋、西印度洋、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之南北緯35度間沿近海域,臺灣於西部及西南部沿岸海域有漁獲記錄。
沿近海域陸棚區常見的種類,棲息水深0~200公尺,雖經常出現於沙灘區及河口低鹽度區,不過並不能忍受太低的鹽度,因此不會在淡水區域出現。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1~8尾(2~5尾最常見),2歲成熟,最少可活到8歲。以硬骨魚類、頭足類及其它無脊椎動物為食。對人類不構成危險性。最大可成長至178公分,一般體長均不及110公分,成熟體長約7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25~39公分。
可由延繩釣、底拖網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尖頭狐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型,側扁;頭尖,吻長;背鰭前方頭部輪廓稍凸。眼大,上位。上下頜各二列齒。前鰓蓋骨緣裸露;背鰭基與臀鰭基鱗鞘發達。D. XII, 10;A. III, 11-12;P. 17-18;L.l. 33-35;G.R. 3-6+8-10;尾鰭截平;腹鰭圓形。體紅色,腹部黃紅色;體側具許多紅色縱紋及數列暗紅或黑色斑;背鰭硬棘中央有黑斑,背鰭與側線間有數個淡色斑;各鰭均為紅黃色。
尖頭塘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9。臀鰭:Ⅰ/ 8~9;胸鰭:14~16;腹鰭:Ⅰ/ 5;尾鰭:3+16+3。縱列鱗 47~52;橫列鱗 15~17;背鰭前鱗 31~45。總脊椎骨數 25。體長為體高的3.7~5.9倍;為頭長的2.8~3.3倍。頭長為吻長的4.0~4.3倍;為眼徑的6.9~7.9倍;眼間距的3.3~4.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4~1.8倍。體延長,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高。頭中大,吻端稍尖,略平扁;頭後高而側扁,其頭寬稍微大於頭高。吻短,平扁,吻長約為眼徑1.5~1.8倍。眼小,居上位,稍突出。兩眼間隔寬平,約為眼徑的1.8~2.3倍。眼下方...
尖頭曲齒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紡錘型,軀幹略修長。頭寬而縱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寬而呈拋物線狀。眼大,圓形,眼眶後緣不具缺刻,瞬膜發達。前鼻瓣短而呈窄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鬚。唇溝發育完全,中等長。口裂寬大,深弧形,口閉時下頜齒不明顯露出;上下頜齒同型,寬扁三角形,外緣凹入,邊緣平滑,齒尖向外傾斜,無小齒尖。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在胸鰭內角相對或稍後,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後端相對,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鰭約略等大於第一背鰭,後緣凹入,外角尖突,內角圓突,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前部;尾鰭窄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
尖頭杜父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ellitor centropomus (Richardson, 1848)
體延長,側扁,梭形;尾柄細長。頭中大,吻尖突,頭背部無棘和皮瓣。口中大,前位,腭骨有齒。前鰓蓋骨上棘不分叉。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高大;第二背鰭與臀鰭基底約略等長;胸鰭大型;腹鰭小型;尾鰭凹入。體呈綠色,有不規則雲狀斑紋;第一背鰭有褐色條紋;臀鰭墨綠色;餘各鰭為暗綠色;尾鰭有深綠色小點,最大體長可達12公分。
中國黃海、日本及韓國南部海域。
小型底棲魚類,主要棲息在海藻區域。
魚體小型,不具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杜父魚亞目(Suborder Cot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杜父魚科(Family Cottidae),Sculpins
杜父魚上科(Superfamily Cottoide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