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30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崇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崇有德的人。《書經.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禮記.王制》:「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
2.充盛道德。《論語.顏淵》:「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3.發揚盛德。《易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崇德報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賞有德行、有功業的人。《書經.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唐.楊烱〈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考於周典,崇德報功;稽於春秋,策勛命爵。」
崇德辨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德辨惑語出〔論語‧顏淵篇〕:「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同一篇中,「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念,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崇德,就是尊重道德;辨惑,就是能辨別是非輕重和真偽,以免除迷惑。在此章中,孔子的兩位弟子都問到了「崇德辨惑」,而孔子更稱許樊遲「善哉問!」由此可見「崇德辨惑」對於人生修養的重要。在與子張的答問中,孔子強調了「崇德」是以忠信與義為本;而在與樊遲的答問中則強調崇德在於先盡責任然後再...
崇德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元朝(1271∼1368)禮儀舞蹈;郊廟樂舞之一,屬文舞。郊廟祭祀降神奏《崇德之舞》。祭昊天上帝位酌獻奏《崇德之舞》。
《元史.禮樂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敬、尊重。《左傳.僖公七年》:「且夫合諸侯,以崇德也。」《禮記.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繫辭下》《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1>,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注解〕 (1) 殊塗:不同的道路。塗,通「途」,道路。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三五.崇德令龔淵孟考滿序》:「人生出處遇合,如雪泥鴻爪,豈可以一跡論哉!」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15) 就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縣東南。〔參考資料〕 《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萬籟俱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wàn lài jù kōng釋義︰猶「萬籟俱寂」。見「萬籟俱寂」條。 01.宋.黃庭堅〈聽崇德君鼓琴〉詩:「罷琴窗外月沈江,萬籟俱空七弦定。」 參考詞語︰萬籟俱息注音︰ㄨㄢˋ ㄌㄞˋ ㄐㄩˋ ㄒ|ˊ漢語拼音︰wàn lài jù xí釋義︰猶「萬籟俱寂」。見「萬籟俱寂」條。 01.宋.劉斧《青瑣高議.後集.卷五.隋煬帝海山記下》:「是時月初朦朧,晚風輕軟,浮浪無聲,萬籟俱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