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3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庶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庶老係士及庶人任官年老致仕者。據〔禮記.王制〕載:「有虞氏養庶老於下庠,夏后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唐孔穎達疏曰:「庶老,謂士也。皇氏云,庶老兼庶人在官者,其致仕之老,大夫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如:「庶務」、「富庶」。
古代平民稱為「庶」。如:「黎庶」、「庶民」。
旁支的、旁系的。如:「庶子」、「庶母」、「庶出」。
相近、差不多。如:「庶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老公公」。
對長輩的尊稱。如:「王老」、「李老」。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陳舊、過時。如:「老式」、「老套」、「穿著老氣」。
年久的、原來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老地方」。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近。如:「老師」、「老闆」、「老王」、「老婆」。
總是、常常。如:「他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很、極。如:「老遠」、「老早」。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8.1.5 女子教育8.2 留學出洋9 民國 上古 舜時,設庠為教,分下庠,上庠,七歲入下庠,庶老為師,十五歲入上庠,國老為師。 先秦到漢初 春秋時期,孔子辦學,開啟了私學教育。 夏商 教育萌芽 相傳在夏朝,國家就設立了以「序」為形式的官方學校,到了商代中華文明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積累,並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統。從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發現當時的學校還被稱為:大學、右學等,教育的對象主要面及貴族子弟,學習內容以文武、禮儀、樂舞等為主,在天文、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師則由巫師、樂師或者政府官員充當。 西周 國學...
膠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膠,大學;庠,小學。「膠庠」指周代學校的名稱。語本《禮記.王制》:「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後以「膠庠」通稱學校。《梁書.卷三○.列傳.裴子野》:「且章句洽悉,訓故可傳,脫置之膠庠,以弘獎後進。」唐.元稹〈酬楊司業十二兄早秋述情見寄〉詩:「秋草古膠庠,寒沙廢宮苑。」
左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代的小學。《禮記.王制》:「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漢.鄭玄.注:「左學,小學也,在國中王宮之東。」唐.李華〈含元殿賦〉:「蓋左學之遺制,協前王之講德。」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