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63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弁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男子成人時舉行冠體,先加緇布冠,次加皮弁,後加爵弁,三加之後剃去垂髦,不再用緇布冠。後即用弁髦來比喻沒有用的東西。《左傳.昭公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2.玩弄、輕視。《醉醒石》第一四回:「即如王敦、桓玄干犯名義,謀反篡位,先時戕害僚友,繼而弁髦君上。」
棄如弁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弁,黑布冠。髦,孩童的垂髮。棄如弁髦指古代男子行成年加冠之禮,先以黑布冠將垂髮束好,盤於頭上,三次加冠後,便丟棄不用。見《左傳.昭公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句下晉.杜預.注。後用以比喻毫不吝惜的丟棄無用之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男子所戴的帽子。《文選.曹植.七啟》:「冠皮弁,被文裘。」《文選.顏延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肴乾酒澄,端服整弁。」
2.古時候的一種低級軍官,或軍官的侍從。如:「武弁」、「馬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傳下將令,叫各弁在轅門聽候。」
3.姓。如春秋時魯國有弁嚴子,明代有弁志中。
驚懼、害怕。《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乃壬午餔時,有列風雷雨發屋折木之變,予甚弁焉!予甚栗焉!予甚恐焉!」唐.顏師古.注:「弁,疾也。一曰弁,撫手也,言驚懼也。」
1.置放。指放在前面或上面。清.龔自珍〈送徐鐵孫序〉:「乃書是言,以弁君之詩之耑。」
2.以手搏擊。《漢書.卷七○.甘延壽傳》:「試弁,為期鬥,以材力愛幸。」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弁,手搏。」
樂、歡樂。《詩經.小雅.小弁》:「弁彼鸒斯,歸飛提提。」漢.毛亨.傳:「弁,樂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髦:趕上流行,合乎時尚。如:「她的衣著打扮十分時髦。」
束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承記序〉:「至於濂、洛、關、閩之學,不究禮樂之源,獨標性命之旨。義疏諸書,束置高閣;視如糟粕,棄等弁髦。」 參考詞語︰置之高閣注音︰ㄓˋ ㄓ ㄍㄠ ㄍㄜˊ漢語拼音︰zhì zhī gāo gé釋義︰猶「束之高閣」。見「束之高閣」條。 01.《西遊補.第一五回》:「行者在山凹裡,見師父果然做了將軍,取經一事,置之高閣,心中大亂,無可奈何。」 02.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六.練兵上》:「縱有黃帝握奇、太公陰符、孫吳心法、諸葛八陣,或置之高閣,或視為陳言。」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吳本泰〈廣雅序〉:「《廣雅》者,博士張揖所纂輯,以廣《爾雅》者也。……凡《爾雅》所不經載者,詳錄品覈,著於篇以廣厥義。予聞之『神明無象,要言不煩。』《爾雅》之列於十三經,已弁髦之。是編不贅疣甚乎?」
束置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束之高閣」。見「束之高閣」條。01.清.錢謙益〈洪武正韻箋序〉:「學士大夫束置高閣,不復省視。」02.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序〉:「至於濂、洛、關、閩之學,不究禮樂之源,獨標性命之旨。義疏諸書,束置高閣;視如糟粕,棄等弁髦。」 
考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借鏡。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一:「棄等弁髦,蓋率履則有餘,考鏡則不足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