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84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彝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彞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分。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有六種方言,大多兼通漢語文。經濟以農業為主,狩獵、捕魚、手工業為副。今存有千種以上的彞文手抄本,都是有關彞族文化的記載。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的黑彞家支組織具有政權性質。信仰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亦有部分信仰佛、道、天主教等宗教。參見「彞」條。
麼些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西北及四川金沙江上游地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歷史悠久,西元三世紀初,已有摩沙夷居住於今四川鹽源一帶。其生計以農耕為主。間事漁獵。鑄銅手工業相當發達,麗江銅器聞名各地。傳統以女性為家長,財產按母系繼承。信仰東巴教,為一種多神教。崇拜山、水、風、火等自然現象。也稱為「納西族」。
仡佬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散居於貴州之安順、普定、織金、郎岱、鑪山,湖南之乾城、古丈、瀘溪,廣西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縣。多使用漢語,兼通彞語、苗語、布依語。主要從事農業。仡佬語屬於漢藏語系侗傣語族。今多已混化於其他族系中。廣西之僚人、雲南之土僚,皆其同族。也作「犵狫族」。仡或音ㄍ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參見「傈僳族」條。
哈尼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紅河與瀾滄江之間,有多種自稱的民族,如卡多、雅尼、豪尼等等。人口約一百萬,是古代南遷的羌人後裔。說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崇拜多神和祖先。經濟以農業為主。能歌善舞。
拉祜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瀾滄江流域的臨滄、思茅兩地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以農、牧、手工業為生。家庭多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婚後從妻居三年,或終身入贅。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
白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大理一帶,少數散居於四川、貴州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有人說屬彞語支,有人說應單立白語支。大多通用漢語文。產大理石,故白族的大理石手工藝品製作十分精美。漆器亦頗負盛名。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多信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也稱為「民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