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13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徂徠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山東省泰安縣東南,宋代石介曾築室於此,時人稱為「徂徠先生」。也作「徂來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某處到此處。同「來」(一)。如:「招徠」。
慰勞、安撫。《晉書.卷六二.劉琨傳》:「琨撫循勞徠,甚得物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去。《詩經.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2.死亡。通「殂」。晉.李遼〈上表請修孔廟〉:「二臣薨徂,成規不遂。」宋.王安石〈虞部郎中晁君墓誌銘〉:「方冬告役,君夏而徂,壽五十五,識者歎吁。」
已往的、過去的。《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贊曰》:「徂年已流,壯情方勇。」宋.陸游〈病少愈偶作〉詩二首之二:「但恨著書終草草,不嫌徂歲去堂堂。」
至、及。《詩經.大雅.雲漢》:「不殄禋祀,自郊徂宮。」唐.韓愈〈祭董相公文〉:「自邇徂遠,混然一區。」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橫家思想根源。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李白從安陸移居山東,在任城安家。又隱居徂徠山,與孔巢父等五人時時酣飲,號稱竹谿六逸。其間曾回漢、襄一次,並且北遊東都、南陽,返東魯不久,又南下吳越,遇到道士吳筠。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長安。下面所選《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可見他有信心從正道入仕;《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活現了奉召入京時的高與若狂,也反映了他對功名富貴的熱衷。四、在長安(742-744年)李白隨同道士吳筠到長安,又因玉真公主、賀知章等人的推薦,經唐玄宗親自召見,任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