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戴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戴喪服。參見「帶孝」條。《水滸傳》第三五回:「宋江見了兄弟不戴孝,心中十分大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物品套掛在身體部位上。如:「戴帽子」、「戴手套」、「戴眼鏡」、「張冠李戴」。
尊敬、推崇、擁護。如:「擁戴」、「愛戴」。
頂著。如:「戴罪立功」、「披星戴月」、「不共戴天之仇」。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居喪時所穿的素服。如:「戴孝」、「穿孝」。《紅樓夢》第一一五回:「恰又忙著脫孝,家中無人,又叫了賈芸來照應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喪服。如:「緦麻」、「披麻戴孝」。
形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容顏、容貌。《管子.內業》:「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於形容,見於膚色。」《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頭戴孝巾,身穿白布衣服,腳下芒鞋,形容悲戚,眼下許多淚痕。」
服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人死後,遵照禮俗,在一定的期限內戴孝,表示哀悼。[例]她在服喪期間,謝絕各種宴請邀約。
帶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者的親屬和親戚,在一定喪期內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纏黑紗、頭上紮白繩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挂孝」、「掛孝」。
悲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傷愁苦的樣子。《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自伯升之敗,光武不敢顯其悲戚。」《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頭戴孝巾,身穿白布衣服,腳下芒鞋,形容悲戚,眼下多淚痕。」
名不正,則言不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義不正當則道理講不通。《儒林外史》第五回:「趙氏定要披麻戴孝,兩位舅爺斷然不肯道:『名不正,則言不順。』」
成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者入殮後,親屬各依服制穿著喪服,稱為「成服」。《禮記.奔喪》:「唯父母之喪,見星而行,見星而舍;若未得行,則成服而后行。」《儒林外史》第五回:「第三日成服,趙氏定要披麻戴孝,兩位舅爺斷然不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