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提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在耳旁提醒、指引。比喻當面叮嚀教誨。《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劉矩傳》:「民有爭訟,矩常引之於前,提耳訓告。」
命面提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耳提面命」。見「耳提面命」條。
提耳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舉。如:「提起」、「提拔」、「提升」、「提高」。
用手懸空拿著。如:「提燈」、「提筆」、「提水桶」。
說、談。如:「提到」、「提及」、「舊事重提」、「不提也罷」。
舉出、揭示。如:「提名」、「提議」、「提要」。
領取。如:「提貨」、「提款」。
把預定時間往前移。如:「提前」、「提早」。
警覺。如:「提防」。
振作。如:「提神醒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尋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的思索。《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傳.劉矩傳》:「民有爭訟,矩常引之於前,提耳訓告,以為忿恚可忍,縣官不可入,使歸更尋思。」唐.張侹〈寄人〉詩:「倚柱尋思倍惆悵,一場春夢不分明。」
縣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劉矩傳》:「民有爭訟,矩常引之於前,提耳訓告,以為忿恚可忍,縣官不可入,使歸更尋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縣官升堂,眾人把卜良帶到。」
盆罐都有耳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盆子、瓦罐皆有提耳,來比喻人皆有耳朵,可以聽見事情。《金瓶梅》第一一回:「婦人道:『說怎的?盆罐都有耳朵;你只不叫他後邊去,另使秋菊去便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