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0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搔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指甲在背脊癢處刮撓。唐.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詩:「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膝癢搔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言論不當,做事不得要領。漢.桓寬《鹽鐵論.利議》:「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議論無所依,如膝癢而搔背。」
搔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長柄,可搔手無法搔到之處。也稱為「不求人」、「如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脖子以下的部位。如:「背痛」、「虎背熊腰」。
泛指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刀背」、「背面」、「手背」。
用背部對著。如:「背山面海」、「背著太陽」、「背水一戰」。
離開、拋棄。如:「背棄」、「離鄉背井」。
違反。如:「背叛」、「違背」、「背約」、「背信忘義」。
躲避、瞞著。如:「背地裡」、「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默念、記憶。如:「背書」、「背誦」、「背臺詞」。
運氣不好。如:「最近手氣真背。」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負荷、擔負。如:「背小孩」、「背黑鍋」、「背負重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指甲或器物輕輕的抓、刮。如:「搔癢」、「搔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取下、解下、除去。如:「脫衣」、「脫鞋」、「脫水」、「脫脂」。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
如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長柄,可如人心意,搔背部的癢,故稱為「如意」。後世演變成一種象徵吉祥的陳設品,以金、玉等精緻質料刻製,頂端多作靈芝形或雲形,長柄微曲,可供賞玩。《聊齋志異.卷一○.葛巾》:「而室內並無昋奩,床頭有水精如意,上結紫巾,芳潔可愛。」《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來賈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也稱為「不求人」、「搔背爬」。
不求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搔癢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長柄,可搔手無法搔癢到之處。也稱為「如意」、「搔背爬」。
麻姑搔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漢孝桓帝時,麻姑降蔡經家,蔡經見其鳥爪,默念可用來搔背癢,而遭鞭打。見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