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支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支婁迦讖之縮稱。生卒年不詳。月支國人,在東漢桓帝末年到洛陽,於漢靈帝時翻譯道行般若經、兜沙經等,是最早將大乘佛教傳入中國的西域高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助。如:「支持」、「支援」。
從主體分出的。如:「支派」、「支流」、「支線」、「支部」。
承受、受得住。如:「樂不可支」、「體力不支」。
付款。如:「支薪」、「支付」、「收支平衡」。
遣離。如:「支開」、「支使」、「支配」、「想辦法把他支走。」
地支:古人計時的代號。如子、丑、午等皆是。
量詞:A>計算隊伍的單位。如:「一支強有力的軍隊。」B>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如:「兩支歌曲」。C>計算線紗細度的單位。支數越多,紗質越細。如:「八十支紗」。D>計算燈光強度的單位。如:「四十支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測災異吉凶的言論或徵兆。如:「一語成讖」。《文選.左思.魏都賦》:「藏氣讖緯,閟象竹帛。」《紅樓夢》第八九回:「思前想後,竟應了前日夢中之讖。千愁萬恨,堆上心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