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戰守策     
瀏覽人次:606 收藏人次:0
文章名。策,文體的一種。蘇軾於宋仁宗朝進時務策二十五篇,皆為有關政治、經濟、教化、軍事的大計,此乃其中之一。內容主張國君在承平時期即應有憂患意識,使民眾接受戰鬥及守備技巧的軍事訓諫,才能處變不驚,臨危制亂。
    
瀏覽人次:41620 收藏人次:5830594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17432 收藏人次:2766613
7.文體名。內容以陳述政事的計畫為主。[例]《教戰守策
    
瀏覽人次:12443 收藏人次:3418811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8342 收藏人次:2963973
保持、堅持。如:「堅守」、「守節」、「守信」、「守身如玉」、「守口如瓶」。
保護、看護。如:「守衛」、「守護」、「看守」、「防守」。
遵循。如:「守時」、「守法」、「遵守」、「守規矩」、「墨守成規」。
等待。如:「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節操、品性。如:「操守」、「有為有守」。
戰守     
瀏覽人次:135 收藏人次:0
攻守。漢.王符《潛夫論.救邊》:「是故戰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文選.陸機.辯亡論上》:「戰守之道,抑有前符,險阻之利,俄然未改。」
    
瀏覽人次:24046 收藏人次:5514598
2.空暇、閒暇。如:「農隙」。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宋.蘇軾〈教戰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
    
瀏覽人次:14669 收藏人次:10551239
1.鄙夷、不在乎。如:「輕生」、「輕敵」。《文選.曹丕.典論論文》:「文人相輕。」宋.蘇軾〈教戰守策〉:「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
    
瀏覽人次:6378 收藏人次:4226679
2.朝廷、朝代。《書經.康王之誥》:「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宋.蘇軾〈教戰守策〉:「天下分裂,而唐室因以微矣。」
鈍眊     
瀏覽人次:2298 收藏人次:263190
謂精力衰頹,眼睛昏花。老而遲鈍。指勇氣消竭。宋.蘇軾〈教戰守策〉:「其剛心勇氣,銷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