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1.98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需求指社會中全部的個人對學校教育提供就業機會的期待。
  個人希望接受教育(或父母希望孩子接受教育),乃因教育具有消費價值,或教育可使雇主提升對個人的評價,因而受教育者可預期有較高的終身所得。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是將個人決策的一個集體水準的概念,指的是來自於個人需要和動機所引發的教育需求,而非基於社會人力需要的教育需求。這種意義下的社會教育需求必須預測對教育的個人需求,以使教育機構能針對期望需求水準自我調整。這種預測對計畫資本擴充,教師訓練計畫均有助益。更進一步,這種社會需求預測對產業也有用處,讓產業界了解人力潛在來源。社會對教育需求在各階段教育計畫中是一很重要的變數,尤其是在...
人力教育需求計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力教育需求計畫法目錄1 前言2 教育預估法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教育計畫中有一向是人力教育需求的評估,以作為培育各類人力的依據,ㄧ般用來預估的方法有下列四種,這些方法各有其長處,並且不互相衝突,可以相輔相成。 教育預估法1. 人力預估法,係根據國家規劃的目的所預定出來的未來人力需求,來擬定人力教育計畫,未來人力的需求除以政府所規劃得目標為主要依據外,上可參酌市場需求調查,國內過去趨勢,新進國家發展軌跡等因素,來加以推測與預估。2. 社會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請、懇請。如:「求人」、「乞求」、「請求」、「求饒」。
尋取、找尋。如:「追求」、「求取」、「尋求」、「緣木求魚」。
需要。如:「需求」、「供過於求」。
營謀。如:「謀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欲求。如:「需要」、「需求」、「需索」。
費用、給用。如:「軍需」、「不時之需」。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上指引起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