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少好學,博涉書記,贍於文辭。」
2.函札、奏記。《新唐書.卷一二二.韋安石傳》:「常以五采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
[鄭堂讀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堂讀書記〕,清周中孚著。中孚(1768-1831),字信之,號鄭堂。浙江烏程人(今吳興縣)。生於乾隆33年。嘉慶元年(1796)拔貢生,道光間舉副貢。嘗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為「學之途徑在於是」,乃遍求諸史藝文、經籍志,悉加考證,自漢迄唐各書之存佚,無不了然於心。其後蒐討古書,即得力於此。阮元巡撫浙江,聘中孚參與編修〔經籍纂詁〕。其後游於京師,受到龔自珍推薦,協助上海藏書家李筠嘉勘定藏書,並撰寫題記,編成〔慈雲樓藏書志〕。書成又別錄副本,加以擴充,即是〔鄭堂讀書記〕。此書體例模倣〔四庫總目〕,凡4部41類。計經部10類、史部16類、子部14類、集部1類(別集類),正編71卷,補遺1...
學校黨支部書記(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黨支部書記是大陸地區學校中的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的負責人,有時簡稱黨支書。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凡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基層單位均建立黨支部。由黨支部全體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支部委員會,再由支部委員會推舉支部書記一人(必要時還可設副書記一人),負責主持黨支部的日常工作。在大陸地區,各級各類學校情況不同,黨員分布不均衡,黨支部的建立情況也不盡相同。中小學校凡具備條件的都單獨建立自己的黨支部;黨員少不能單獨建立黨支部的,則幾個學校共建一個黨支部,或就近參加街道、村莊的黨支部。大學規模大,黨員多,一校之內可有幾個甚至幾十個黨支部,它們分別建立在系所、科室、班級之中,由黨總支部委員會或黨委會統一...
〔東塾讀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墊讀書記〕為清粵人陳澧(1810~1882)所撰。據〔四部備要書目提要‧子部〕,陳氏字蘭甫,道光舉人;其為學泛濫群籍,於學無所不窺,力排漢、宋門戶之見。該書書目共二十五卷:(1)〔孝經〕、(2)〔論語〕、(3)〔孟子〕、(4)〔易〕、(5)〔書〕、(6)〔詩〕、(7)〔周禮〕、(8)〔儀禮〕、(9)〔禮記〕、(10)〔春秋三傳〕、(11)小學、(12)諸子、(13)西漢、(14)東漢、(15)鄭學、(16)三國、(17)晉、(18)南北朝隋、(19)唐五代、(20)宋、(21)朱子、(22)遼元金、(23)明、(24)國朝、(25)通論。惟全書僅撰成十五卷,其中(13)、(14)、(1...
[文祿堂訪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祿堂訪書記],民國王文進撰。文進(1894-1960),字晉卿,一字搢青,別號夢莊居士。河北省任邱縣人。清光緒20年(1894)生,幼年失怙,曾入鄉塾兩年,略通文字,即以家貧輟學。32年,至北京,入長兄所設之德友堂書肆,學習裝訂、修補古書之技術,並協助書籍買賣,遂漸通鑒別版本、考辨源流。民國14年(1925),別創文祿堂書舖。初位於北京東南園,22年遷琉璃廠,聲名益振。寄跡書林30餘年,訪求書籍,蹤跡遺文,北至幽并、東至魯豫、南及江淮吳越。故家世族所藏精築祕笈,經其目睹而手購者,不下數萬種。與王子霖、王富晉並稱書林三王。為充實學力,曾執贄吳江沈羹梅門下。又與並世收藏家來往密切,或以書信...
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院、軍隊中掌理記錄、文牘等的人員。
〔廉石居藏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藏書家孫星衍為記錄其豐富的藏書,編有〔孫氏祠堂書目〕內編4卷外編3卷、〔平津館鑒藏書籍記〕3卷續編1卷補遺1卷及〔廉石居藏書記〕等。〔孫氏祠堂書目〕是其藏書總目,〔平津館鑒藏書籍記〕則是他任官山東時編寫的一部行篋善本書目。孫氏在〔平津館鑒藏書籍記序〕中提及平津館的藏書「於家園藏書才十之四、五耳」,「此外家藏舊版尚有可觀,俟歸里後續記為後編」。故〔廉石居藏書記〕可說是〔平津館鑒藏書籍記〕的後編,著錄未攜至山東行篋,藏於五松園的善本書。陳宗彝〔廉石居藏書記序〕中說:「丙申二月,訪陽湖孫公子竹庲於五松園,假歸廉石居藏書記一卷,為其先淵如先生遺書也。」陳宗彝借得了〔廉石居藏書記〕,見其編排毫無...
〔藝風藏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晚清藏書家繆荃孫,號藝風,撰有藏書記3部,名曰:〔藝風藏書記〕8卷,〔藝風藏書續記〕8卷,〔藝風藏書再續記〕不分卷。共收錄圖書1,475種。
  (一)〔藝風藏書記〕8卷:清光緒26年(1900),繆荃孫整理累積二十餘年(1868-1900)的藏書,編撰成記,於是年9月付刻,次年9月刻成。他參考〔孫祠書目〕,將所收圖書分成10類(即經學第1,小學第2,諸子第3,地理第4,史學第5,金石第6,類書第7,詩文第8,藝術第9,小說第10),計635種(按:繆氏自謂627種,但據該書目統計則為635種)。其藏書規模,繆荃孫自云:「今天下稱瞿、楊、丁、陸四大家,目皆高尺許,荃孫一麟片甲,第...
法院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有關案件的記錄,及其他文書的製作,送達、保管、公證等事務的公務員。
〔劫中得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劫中得書記〕收〔劫中得書記〕、〔劫中得書續記〕及〔附錄〕3篇,是中國現代文學家、文獻學家鄭振鐸於抗日戰爭時期滯居上海一帶時所撰輯。正續二記曾先後刊於開明書店出版的文學集林中,後因讀者與友朋希望印行成冊,遂交由開明書店排印,但打型後因戰亂未能付印發行。1956年,鄭振鐸在舊寓亂書堆中發現全書紙型,即送交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在印行時,於正續二記外,新增〔附錄〕3篇,其一是1940年10月寫成的〔跋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其二、三是1944年8、9月間寫作的〔清代文集目錄〕的序與跋。
  正續二記皆各有原序。〔劫中得書記〕原序記得書經過,娓娓動情,因當時處境艱困,藏書分貯其他處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