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30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意圖,有某種意念。《文選.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
2.故意。《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太史公曰》:「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大王去邠。此豈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碰著這種倒霉學臺,有意難人,我料想也不會進學的。」
3.有意識、有見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郗司空家有傖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諺語)比喻有意圖、有計畫去做的事常無法成功,而無意中的行動卻獲得意外的成效。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八齣:「似蟻人中不可尋,觀音講下遇知音。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一方有意,另一方卻無情。《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誰知朱重是個老實人,又且蘭花齷齪醜陋,朱重也看不上眼。以此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趣思致不同於流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今小子說一個松江富翁姓潘是個國子監監生,胸中廣博,極有口才,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
2.有趣,耐人尋味。《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他這番議論頗有意思,大約想我送他些別敬的緣故。」
3.有情意、想擁有。如:「那個男孩子似乎對你有意思。」「你對這個職位有意思嗎?」
有意無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心與不經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庾子嵩作意賦成,從子文康見,問曰:『若有意邪?非賦之所盡;若無意邪?復何所賦?』答曰:『正在有意無意之間。』」
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趣。《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六個人才算出了口氣,但是東洋遊學不成,總覺心上沒有意思。」
有意義的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學習者將外來的訊息加以組織,使與舊知識統整而產生新知識,並貯存於長期記憶中。這是理解的學習,也是統整的學習。
  要產生有意義的學習,需要學習者能注意外來的訊息,具適當的先備知識,且能主動組織和統整新知識於舊知識之中。學習者要將外來的訊息統整以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備下列有關的認知歷程和狀態:
  1.有先備知識:指在長期記憶中貯存著大量知識與策略。
  2.注意外來訊息:注意量大小影響外來訊息進入工作記憶的總量。
  3.建立內在聯結:指將進入工作記憶的外來訊息重新組織,使訊息之間具有一致性。
  4.建立外在聯結:指學習...
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主觀知覺的,有目的或計畫的。如:「當救護車到場時,這位車禍的騎士仍有意識。」「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舉動。」
有意義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意義學習
有意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望獲得相關情況、狀態或觀念而收集的資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