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的總量。如:「水庫的水量已超過警戒線。」
田間容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壤中之重力水業已排出,微管水之移動極緩,此時土壤之含水量稱為田間容水量。或指固態之廢物或土壤,在含水量飽和後,任其自然排水,待其停止時,所含之水量即稱之。是在自然狀態田間環境下測得最大毛管水含量之一種。一般於灌溉或降雨後,待大孔隙中水分排除,土壤中水分移動幾達於停止時所測得之土壤水分含量,稱為田間容水量。田間容水量因土壤水分停止移動之點不易確定,尤其是在細質地土壤,故其pF值亦不易確定,多數pF值在1.8左右,目前有被放棄利用趨勢。另外,因為1/3巴水分百分率,一般認為可用以表明田間狀況下多數植物可利用水分的概略濕潤限界,此為同等勢能性狀之一,故也可供作土壤互相間比較之用,所以在最近水分...
有效土壤含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壤中之水分含量若高於田間容水量,則超出部分之水分將受重力作用而被排出,無法被土壤所保留。在另一方面,土壤中之水分含量若低於凋萎點(參見wilting point),則土壤水分無法被一般作物所吸收。因此在灌溉之後可被作物吸收利用之水分,即介於田間容水量與凋萎點間土壤水分含量之差值,亦即所稱之有效水分。
土壤含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土壤置於烤箱加熱至105℃經24~48小時,當土壤達恆重時所損失之水重,以單位重量之乾土所含水量或單位總體積之土壤所含之體積表示之。(土壤內所含水重與土粒淨重之比稱為土壤含水量,以百分比表示之)
  土壤中包含了土粒、空氣和水份。一般常將空氣重量忽略不計,故土壤重等於土粒重與土壤中所含水分重之和。土壤含水量即為土壤中所含水分重與土粒重之比,即:
  W=Ww/Ws
  式中,W為土壤含水量;Ww為水重量;Ws為土粒重量。
安全出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期的定義是以區域性地下水文系統為對象,以年為單位,在對水層(如地下水水量、水質)不產生不利的影響條件下,可從含水層抽取的地下水水量。為使地下水資源能永續利用,對於地下水的開發量,有經濟、法律、環境、社會、及政治等層面的限制。經濟方面,不可因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鄰近地區增加抽水成本或增加鑽井深度。法律方面,不可與既有的水權發生抵觸。環境方面,不可因地下水位面下降,造成水層水質惡化或產生地層下陷及地表龜裂現象,再者,也不可對鄰近地下水資源保護區,產生不利的影響。
商業用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業用水一般是指旅館、餐廳、公司機構及其他商業建築與設施之用水量。水資源利用在消耗用水上分為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其中生活用水又包括家庭、商業、及公共用水等,所以商業用水量通常是估算在生活用水中。
最大容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直接覆蓋在棲止水面上之土層的最大水分含量。另有所謂最小容水量(minmum water holding capacity),係指距離棲止水面有一小段距離,且棲止水面與上覆土壤間毛細管連接發生中斷時,土壤中保持之水分。此水分與田間容水量約略相等。
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砂、石、土、木材中所含有的水量與固體物質量的比例。
田間含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間含水量之定義為土壤水分在重力水排除後之剩餘土壤含水量。田間含水量與凋萎點之差為有效水分,為植物根部能吸收之最大水分。田間含水量與土壤種類有密切的關係,黏土一般比砂土之田間含水量要多得多。田間含水量之多寡,可用來做為作物是否需要灌溉的指標。
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船舶浮於水中,所排開水的重量,常與船舶的重量相等,故船舶的大小常以排水量計算。
2.排水的總量。如:「這次石門水庫的排水量不知道有多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