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0.76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潔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度愛好清潔的習性。《明史.卷二九八.隱逸傳.倪瓚傳》:「為人有潔癖,盥濯不離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淨。如:「清潔」、「整潔」、「潔淨」、「潔白」。
修養。如:「潔身自愛」。
品格清廉、端正。如:「廉潔」、「品行高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習性、嗜好。如:「潔癖」、「書癖」、「睡癖」。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entive substage):小孩學會囤積糞便,刺激肛門以為樂事。發展不良則易造成吝嗇、頑固、潔癖性格。2.肛門驅除期 (anal expulsive substage):小孩學會從排泄獲得快感。發展不良會傾向情緒化、諷刺、具攻擊性等破壞殘忍性格,或不修邊幅,傷風敗俗。(3)性器期又稱性蕾期(phallic stage):發生於4歲-童年中期。幼兒主要靠觸摸自己的性器官獲得滿足。此時期已能辨男女性別,因此產生男女兩種不同人格。此時期發展不良則可能會過於自戀、自大、傲慢、過度自信及過於專注。1.男性性器階段經歷戀母、...
朱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作品中,使她在1980年代末期之後的作品介入了國族論述。寫作至今四十年的朱天心,知識份子特有的道德潔癖與她身上特有的一種精神式的浪漫堅持從未改變;作品也始終與台灣社會有著密切的關係。有學者認為朱天心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色是對於大環境的失落感,台灣沒有其他作家處理這麼複雜的關係。她後期的小說相當用心地勾勒出夾縫中的族群,充分顯現族群認同的焦慮感,而她作品前後期題材的巨大改變,使她成為文學評論者絕佳的討論對象。 寫作風格朱天心早期創作通常被歸類為「閨秀文學」派,直到1989年出版的《我記得……》之後,寫作風格和題材大幅轉變,此...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