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灑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羌族民間舞。流傳於四川北部汶縣、理縣、黑水縣、松潘縣等地羌族聚居區。《灑朗》有《青年灑朗》與《老年灑朗》之分(也被他族稱為《青年鍋莊》和《老年鍋莊》)。因平日更多地為青年們歡娛的活動項目,使《灑朗》漸漸成為《青年灑朗》的代稱。舞蹈多為男女青年之間表達愛情的自娛性圓圈舞蹈。舞蹈人數不限,形式類似藏族《鍋莊》,但不相同。男女舞蹈者分別站成兩隊,隊尾相連接,男女隊首各由一名領舞者帶領,領舞者之間不連接,形成一個面向圓心的不封閉式舞圈。舞蹈時有連臂和不連臂兩種,連臂的形式又分為:〈一般連臂式〉(兩手在身體同側連臂)、〈體前交叉連臂式〉和〈搭肩連手式〉。舞蹈時邊歌邊舞,舞蹈的具體名稱和動作由伴唱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亮。如:「明朗」、「開朗」、「晴朗」、「朗朗乾坤」。
高聲。如:「朗讀」、「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水或液體散放出去。如:「灑水」、「灑掃」、「噴灑」。
態度自然大方,不受拘束。如:「瀟灑」、「灑脫」。
東西散落。如:「湯灑了我一身。」、「灑了一地的糖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