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40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烝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民、百姓。漢.王符《潛夫論.班祿》:「太古之時,烝黎初載。」唐.杜甫〈無家別〉詩:「人生無家別,何以為烝黎。」也作「蒸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的。如:「黎民」、「黎首」、「黎庶」。
即將、接近。如:「黎明」。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廣東、廣西兩省,而以海南島黎母嶺下人數最多。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唐.杜甫〈無家別〉詩:「人生無家別,何以為烝黎?」
魚遊釜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 01.《金史.卷一一七.國用安等列傳》:「贊曰:『……當時烝黎,如魚在釜,其何以自存乎?』」 參考詞語︰遊魚在鼎注音︰|ㄡˊ ㄩˊ ㄗㄞˋ ㄉ|ㄥˇ漢語拼音︰yóu yú zài dǐng釋義︰即「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 01.金.馬鈺〈滿庭芳.山侗昔日〉詞:「萬般憂愁思慮,為兒孫、惱斷肝腸。不知苦,似遊魚在鼎,尚自遊颺。」 參考詞語︰魚遊釜底注音︰ㄩˊ |ㄡˊ ㄈㄨˇ ㄉ|ˇ漢語拼音︰yú yóu fǔ dǐ釋義︰即「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 01.明.徐復祚《投梭記.第九齣》:「而今江左勢孤危,兵屯江上,一似魚遊釜底。」 參考詞語...
蒸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百姓、民眾。《晉書.卷六.元帝紀》:「知蒸黎不可以無主,故不得已而臨之。」《資治通鑑.卷二三一.唐紀四十七.德宗興元元年》:「勞問將士,撫慰蒸藜。」也作「烝黎」。
如魚在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01.《金史.卷一一七.國用安等列傳》:「贊曰:『……當時烝黎,如魚在釜,其何以自存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