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01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熏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熏香、取暖用的火爐。隋.江總〈大莊嚴寺碑〉:「熏鑪夜爇,遙來海岸之香。」宋.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詞:「玉鴨熏鑪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也作「薰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煙火向上冒。《說文解字.屮部》:「熏,火煙上出也。」
2.用煙燻。《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一:「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3.(煙、氣等)侵襲。如:「臭氣熏人」。《樂府詩集.卷六五.雜曲歌辭五.南朝宋.鮑照.苦熱行》:「瘴氣晝熏體,菵露夜霑衣。」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溼蟄熏腥臊。」
4.用香料塗身。唐.韓愈〈答呂毉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
5.一種烹飪方法。以松枝、木炭、茶葉等的火煙燒烤食物,使其具有特殊的風味。如:「熏魚」。
暖和的。如:「熏風」。
和悅的。參見「熏熏」條。
窒息而中毒。如:「小心不要被煤氣熏著了。」
聲名狼藉。如:「這個人都熏了,誰也不願與他共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火爐,可供燃燒以盛火的器具。通「爐」。《說文解字.金部》:「鑪,方鑪也。」清.段玉裁.注:「凡燃炭之器曰鑪。」如:「香鑪」。《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且夫天地為鑪,造化為工,陰陽為炭,萬物為銅。」
2.酒店前,四邊隆起以放置酒罈的臺子。《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鑪。」裴駰集解引韋昭曰:「鑪,酒肆也。以土為墮,邊高似鑪。」
偎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靠、親近。宋.柳永〈鳳棲梧.蜀錦地衣絲步障〉詞:「旋暖熏鑪溫斗帳。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董西廂》卷三:「一陌兒來,直恁地難偎傍。死冤家,無分同羅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