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67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牢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獄。《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若持杖罪不至死者,仍刺隸千里外牢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護牆。如:「為國干城」、「萬里長城」。
都市。如:「城市」、「都城」、「城鄉差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犯人的地方。如:「牢房」、「監牢」、「牢獄」。
餵養牲畜的圈欄。如:「牢籠」、「亡羊補牢」。
堅固。如:「牢固」、「牢不可破」。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如:「太牢」、「少牢」。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一一回》且說滄州牢城營裡管營,首告林冲殺死差撥、陸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沿燒大軍草料場。州尹大驚,隨即押了公文帖,仰緝捕人員,將帶做公的,沿鄉歷邑,道店村坊,畫影圖形,出三千貫信賞錢,捉拿正犯林冲。看看挨捕甚緊,各處村坊講動了。且說林冲在柴大官人東莊上,聽得這話,如坐針氈。……柴進道:「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1>,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洼。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里扎寨。……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囉,打家劫舍2>,多有做下迷天大罪3>的人,都投逩那里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三位好漢,亦與我交厚。嘗寄書緘來。我今修一封書與兄長,去投那里入夥如何?」林冲4>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火烤乾或藉火取暖。如:「烘乾」、「烘手」。《水滸傳》第一○回:「小人是牢城營差使人,被雪打濕了衣裳,借此火烘一烘。」
金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犯人臉上的刺字。《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勝看張員外面上刺著四字金印,蓬頭垢面,衣服不整齊。」《水滸傳》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
疏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釋放。《水滸傳》第三回:「一干人等,疏放聽候。」《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許宣照不應得為而為之事,理重者決杖免刺,配牢城營做工,滿日疏放。」
迭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押解傳送罪犯到某個地方。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脊杖了六十罰,我去鄭州迭配牢城。」《水滸傳》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直州牢城。」也稱為「遞配」。
心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懷惡意。《水滸傳》第二八回:「不是小人心歹,比及都頭去牢城營裡受苦,不若就這裡把兩個公人做翻。」
作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虐待、糟蹋。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有錢財似你恁作塌,不將那官事理,終日家偎戀他。」《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你到牢城營裡,也是擔土挑水,作塌殺你,不如就這裡尋個自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