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9.93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達官貴人所服以玉為飾的腰帶。《新唐書.卷一七一.李光進傳》:「帝御通化門臨送,賜珍器、良馬、玉帶。」
2.河川名。河北省大清河流至新鎮縣界,稱為「玉帶河」。
紫袍玉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紫色袍子、繫掛玉帶。指高官。《孤本元明雜劇.萬國來朝.第三折》:「戶列簪纓姓字香,紫袍玉帶氣昂昂。」
玉帶鳳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鳳蝶,有雌雄二型性及雌蝶多型性。軀體黑褐色,胸部側面有白色斑點; 腹部側面有兩條白色細縱線,腹面有一條白色細縱線。前後翅外緣波狀,M3脈端有一葉狀尾突。雄蝶翅面底色黑褐色,前翅外緣有一列黃白色斑點; 後翅中央有一黃白色斜帶。雌蝶「白帶型」色彩斑紋類似雄蝶,「紅斑型」雌蝶前翅無黃白色斑點,而在外側有一大片淺色區域; 後翅外側緣有一列紅紋,翅中央有數枚白斑或紅斑。「紅斑型」雌蝶斑紋類似紅珠鳳蝶,常被認為擬態後者。
玉帶黑蔭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帶黑蔭蝶 Lethe mataja 翅灰褐色,前翅尖端有一條白色帶紋,後翅腹面有5個眼紋,雄蝶在後翅背面中央有一黑色長毛性標,雌蝶白色帶較寬。幼蟲食草目前僅知為禾本科的芒草,雌蝶將卵產於葉背,幼蟲孵化後棲息於葉背,亦化蛹於葉背。成蟲常出現在林緣及溪邊,喜食腐果或動物排遺,全年可見,冬季以非休眠性幼蟲越冬,分布於全島海拔200至2000公尺山區,為台灣特有種。
玉帶弄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弄蝶。軀體腹面白色,背面黑褐色,腹部有白色細環。翅面底色黑褐色。前翅中央有白色碎紋。翅面接近翅頂處有一列由白色小斑點組成之點列。後翅翅面有一白帶及一列黑褐色弧形斑列。緣毛黑白相間。翅腹面斑紋色彩與背面相似,色調較淺。後翅白色部份延伸至翅基,使黑褐色弧形斑列很鮮明。
玉帶黛眼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眼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灰褐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扇形。後翅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前、後翅外緣鑲黃褐色細線,後翅較鮮明。前翅中央有斜行白帶。腹面底色棕褐色,前、後翅外緣有灰白色細帶,後翅細帶內側鑲金屬光澤淺紫色細線。前翅中室中央有一淺色細線。前翅外側M1、M2室內有眼紋,翅面中央有斜行白帶。後翅外側有弧形排列眼紋列,眼紋外鑲金屬光澤淺紫色細環紋。後翅中央有兩道金屬光澤淺紫色線紋貫穿翅面。緣毛褐色與白色。
玉帶黑蔭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the verma cintamani Fruhstorfer, 1908 玉帶黑蔭蝶,亦稱玉帶黛眼蝶、白帶黑蔭蝶。 本亞種屬中型蛺蝶,前後翅背面為深褐色,前翅中央有一條白色斜帶,由前緣沿伸到近後緣處。翅腹面底色亦為深褐色;前翅的白色斜帶位置與背面相同,近頂角處有兩枚小眼紋;後翅外緣有6枚大小不一的眼紋,沿翅緣依序排列,腹面中央還有一對淡紫色線紋。雌雄蝶外型相似,但雌蝶翅形較圓。本種與大玉帶黑蔭蝶 (L. mataja Fruhstorfer) 相似,但本種體型較小,後翅無明顯的短尾突,且腹面中央有一對淡紫色線紋。 本亞種已知的幼蟲食草記錄有禾本科 (Poaceae) 的散穗弓果黍 (Cy...
波紋玉帶隆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紋玉帶蔭蝶 Lethe rohria daemoniaca Fruhstorfer, 1908 Lethe rohria daemoniaca Fruhstorfer, 1908 波紋玉帶蔭蝶,亦稱波紋黛眼蝶、波紋白帶蔭蝶、角目蝶。 中型蛺蝶。成蟲前後翅背面褐色無紋,前翅近頂角處有一白紋。雌蟲前翅除前述的白紋外,尚有一白色斜紋自前緣中央到近後緣處。前後翅腹面的底色亦為褐色,近翅基處可見淡紫色波狀紋,前後翅近外緣處有數枚眼狀斑。雌雄蟲外型相近,但雌蟲的前翅白色帶較雄蟲發達。本種外型與玉帶蔭蝶(L. europa pavida Fruhstorfer)相似,明顯差異在於本種的前後翅腹面內側有淡紫...
深山玉帶蔭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山玉帶蔭蝶 Lethe insan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8 Lethe insan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8 深山玉帶蔭蝶,又名深山黛眼蝶、小黛眼蝶、深山白條蔭蝶。 台灣產的黛眼蝶屬(Lethe)共有12種,本種是屬於較小的種類,雄蝶翅後翅背面有四個黑色小眼紋,前翅腹面近外緣則有三枚淺紫色環繞的小圓斑,不難與大部分的種類區別。卵半透明白色,球形。幼蟲頭部黑褐色,長有一對向前併攏的長突起;體色翠綠色到枯黃色,背面與側面有數條淺色的細縱走紋;腹部末端有一對尖長併攏的突起。蛹為懸蛹。成蟲前翅長約20-24 mm。雄蝶雙翅背面底色皆為...
玉帶蔭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帶蔭蝶 Lethe europa pavida,雄蝶翅為褐色,翅背面花紋不明顯,前翅腹面眼紋至翅前緣間有一條白色斜帶,後翅腹面眼紋內有許多小白點。雌蝶前翅腹面及背面均有明顯的白帶。幼蟲以禾本科之桂竹、孝順竹、綠竹等為食草,雌蝶將卵產於葉背,幼蟲亦棲息於葉背,從葉尖向葉基啃食,葉子短於體長時便換新的葉子。成蟲行動敏捷,常出沒在竹林間或山路旁的樹冠上,雄蝶具領域性。成蝶喜訪花,吸食溼地水分以及路旁動物屍水或尿液。全年可見但冬季數量較少,分布在全省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在華南、中南半島、菲律賓、爪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蘇門達臘等地有亞種分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