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誕生之日。《紅樓夢》第五七回:「目今是薛姨媽的生日,自賈母起,諸人皆有祝賀之禮。」《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這時正值撫院生日,傳諭出來,一概禮物不收。」
2.生命尚存的時日。《西遊記》第一一回:「萬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陽,殊為愛也。」
百花生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陰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為百花生日。也稱為「花朝」。
生日悖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有關雜湊或散列(hash)儲存技術有名的機率判定,於1939年發表,即「若一個屋子有23個以上的人,則其中2個生日相同的機會大於二分之一。」以數學方式說:若有一個均勻的映射函數將23個不同的、屬於整數集的數映射到〔1,365〕時,2個數映射到同一位置的機率為0.5073(>0.5)。故可知利用散列儲存技術時查尋儲存器時難免發生碰撞。
生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行生日的慶祝活動。《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是那年門下父親在日,他家接過我的戲去與老太太做生日。」《紅樓夢》第六六回:「五年前我們老娘家裡做生日,媽和我們到那裡與老娘拜壽。」也稱為「做壽」。
生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祝生日。《紅樓夢》第一一回:「我們來,原為給大老爺拜壽,這不竟是我們來過生日來了麼?」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大陸地區對中學生日常行為的規範性要求。一九八八年九月由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目的在於加強對中學生的基本倫理道德教育和基礎文明行為訓練,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進而提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內容共五章四十條:自尊自愛,注重儀表(一~八條);真誠友愛,禮貌待人(九~十六條);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十七~二十四條);勤勞儉樸,孝敬父母(二十五~三十二條);遵守公德,嚴於律己(三十三~四十條)。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試行稿)和[中學生守則]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許多內容是對[中學生守則]的具體化。[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解釋權屬於國家教育...
生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人祝賀生日的卡片。如:「每年,學生們總是從各地寄來生日卡祝賀。」
生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五月十三日。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大陸地區對小學生日常行為基本要求的規定,是根據〔小學生守則〕制定的。一九八八年八月十日由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試行稿)。該規範共二十條,內容如下:
  (1)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2)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和殘疾人。要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3)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要用尊稱,不直呼姓名。(4)孝敬父母,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正確教導,不任性;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5)待人有禮貌,會使用禮貌用語;不打架,不罵人;到他人房間要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和休息...
大人生日食肉,囡仔生日食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明大人生日時大開宴席,而小孩子生日是母親苦難日,故拍打使其勿忘父母恩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