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0.86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登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登上高處。《禮記.曲禮上》:「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不苟笑。」《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登高而望之,下屬地者三千里。」
2.陰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蓋本於此。」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領導者倡導或號召,即有眾多的響應者。如:「你只要登高一呼,這事就有希望了。」
登高自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參見「升高自下」條。《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登高望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登上高處,視野可以廣遠。如:「登高望遠,氣象開闊。」
2.比喻境界越高,眼光就越遠大。如:「廣泛涉獵各種知識,方能登高望遠。」
登高山,不顯平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只有經過對照比較,才能更看清事物的真相。如:「不登高山,不顯平地。遭受過苦難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貴!」
登高能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高望遠,能吟詩作賦。比喻士人有才能。《漢書.卷三○.藝文志.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古者登高能賦,山川能祭,師旅能誓,喪紀能誄,作器能銘,則可以為大夫。」
登高必跌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野心太大,失敗時下場必定很慘。《紅樓夢》第一三回:「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重九登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在陰曆九月九日佩帶茱萸爬登高山,飲菊花酒,以為能消災避害。見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也稱為「重陽登高」。
登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九月九日。參見「重陽節」條。
登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登高聚會。《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此來,恰好虞老先生尚未榮行,又重九相近,我們何不相約作一個登高會。」也稱為「茱萸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