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8.48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督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督促責備。《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朝廷督責嚴切,其呼延綽卻帶領得張橫,反叛朝廷,亦來投宋江為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內該承擔的事。如:「責任」、「職責」、「負責」。
批評過失。如:「斥責」、「責備」、「責問」、「責罵」、「責難」。
要求。如:「責求」、「責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如:「督過」、「督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記憶。如:「背臺詞」。《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或一天遇著那小子書背不熟,小姐就要督責他念到天亮。」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政府行政體制。起源於英國,在施政運作上是以內閣代替元首對議會負責,國家元首僅具名位而無實權。內閣需擬訂政策提交議會討論;並且督責所屬部會執行議會所通過的法律;議會對於無能或執政錯誤的內閣則可提出譴責或投不信任票,迫使內閣下臺。
忽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疏忽、不注意。《書經.周官》「怠忽荒政」句下漢.孔安國.傳:「怠惰忽略必亂其政。」《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朝廷忽略,不輒督責,遂至延曼連州。」
召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知人們聚集起來。《魏書.卷六四.列傳.張彝》:「文明太后雅尚恭謹,因會次見其如此,遂召集百僚督責之。」《三國演義》第三回:「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
策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督責勉勵。《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葉適傳》:「抱此志意而可以策勵期望者誰乎?」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舊時認為子女受到父母懲罰時,輕打就忍受過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於不義,這是為人子女的孝順態度。《隋唐演義》第九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此不過謂一家父子之間,教訓督責,當父母盛怒之時,以大杖加來,或受重傷,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貽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暫行逃避,所以說大杖則走。」也作「大杖則走,小杖則受」、「小受大走」。
蠶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重斂民財。《晉書.卷四七.傅玄傳》:「而軍國未豐,百姓不贍,一歲不登便有菜色者,誠由官眾事殷,復除猥濫,蠶食者多而親農者少也。」《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平民舉錢出息,尚能蠶食下戶,況縣官督責之威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